您好,欢迎访问 鬼谷子论坛资料库手机版 官方网站!

混凝土配合比模拟试验教学系统 :→ 学生注册  → 学生模拟软件客户端下载  |  → 教师登陆

欢迎来电咨询

400-860-9117

新闻中心

全国服务热线

400-860-9117

整站搜索

  •    

  • 技术过硬,据实报价

    试验标准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试验标准

    土工-旁压试验方法

    2025-08-23 09:59:19 已有 1 人浏览 作者:网站管理员

    本文引用GB/T 50123-201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中旁压试验

    1一般规定

    1.1土样为原位的黏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残积土、极软岩或软岩。

    1.2本试验方法为预钻式旁压试验。

    2仪器设备

    2.1旁压仪由旁压器、加压稳定装置和变形测量装置及导管等部分组成,其结构框图见图2.1。

    旁压器变形量测装置加压稳压装置注:—为快速接头

    TD50123-PY系列预钻式旁压仪

    TD50123-PY系列预钻式旁压

    图2.1旁压仪结构图

    1—安全阀;2—水箱;3—水箱加压;4——注水阀;5—注水管2;6—注水管1;7一中腔注水;8一排水阀;9一旁压器;10—上腔;11—中腔;12-下腔;13—导水管;14一导压管;15-导压管4;16一量管;17一调零阀;18—测压阀;19—600kPa压力表;20—辅管;21—低压表阀;22一调压器;23—手动加压阀;24—2500kPa压力表;25一贮气罐;26—手动加压;27—1600kPa压力表;28—氮气加压阀;29—2500kPa压力表;30一减压阀;31—25000kPa压力表;32—氮气源阀;33—高压氮气源;34--辅管阀

    2.2本试验所用的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旁压器:为圆柱形骨架,外套有密封的弹性膜。预钻式一般分上、中、下三腔。中腔为测试腔,上、下腔为辅助腔。上、下腔用金属管连通,而与中腔严密隔离。自钻式一般为单腔,旁压器中央为导水管,用以疏导地下水,以利于将旁压器放到测试位置。在弹性膜外按需要可加装一层可扩张的金属保护套(铠装保护)。其规格应符合表2.2的要求。

    表2.2旁压仪规格

    旁压器

    体变管

    压力

    量管截面积(cm²)

    外径(mm)

    中腔长度(mm)

    总长度(mm)

    总长度外(mm)

    量程(cm³)

    最大允许误差(%)

    量程(MPa)

    最大允许误差(%)

    44~90

    200~250

    450~980

    4~10

    0~600

    ±1.5

    0~7.0

    ±1.5

    13.2~34.5

    加压稳压装置:压力源为高压氮气或人工打气,并附有加压稳定调节阀和压力表。其量程和最大允许误差应符合表2.2的要求。

    变形量测装置:一般由体变管或液位仪及辅管组成,其量程和最大允许误差应符合表2.2的要求。也可采用横向变形传感器直接测出径向变形。其技术条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仪器基本参数及通用技术条件》GB/T 15406的规定。

    导管:为尼龙软管,连接旁压器中腔与体变管相通.连接上、下腔与辅管相通。

    自钻式旁压仪的自钻钻头、钻头转速、钻进速率、刃口距离、泥浆压力和流量等应符合有关规定。

    3操作步骤

    3.1试验前平整试验场地,根据土的分类和状态选择适宜的钻头开孔。要求孔壁垂直、呈完整的圆形,尽可能减少孔壁土体扰动。3.2钻孔时,若遇松散砂层和软土地层时,须用泥浆护壁钻进。钻孔孔径应略大于旁压器外径2mm~10mm。

    3.3试验点布置原则:必须保证旁压器上、中、下三腔都在同一土层中,试验点垂直间距不宜小于1m。试验孔与已有钻孔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m,取完土样或做过标贯试验的部位不得进行旁压试验。

    3.4试验前在水箱内注满蒸馏水或无杂质的冷开水,打开水箱安全盖。

    3.5检查并接通管路,把旁压器的注水管和导压管的快速接头对号插人。

    3.6把旁压器竖立于地面,打开水箱至量管、辅管各管阀门,使水从水箱分别注入旁压器各个腔室,并返回到量管和辅管。在此过程中需不停地拍打尼龙管并摇晃旁压器,以便尽量排除旁压器和管路中滞留的气泡。为了加速注水和排除气泡,亦可向水箱稍加压力。当量管和辅管水位升到刻度零或稍高于零,即可终止注水,关闭注水阀和中腔注水阀。

    3.7调零。把旁压器垂直提高,直到使中腔的中点与量管零位相平,打开调零阀,并密切注意水位的变化,当水位下降到零时,立即关闭调零阀、量管阀和辅管阀,然后放下旁压器。

    3.8将旁压器放入钻孔中预定的试验深度,其深度以中腔中点为准。打开量管阀和辅管阀施加压力。

    3.9用高压氮气源加压时,接上氮气加压装置导管(手动加压装置则应关闭),把减压阀按逆时针方向拧到最松位置,打开气源阀,按顺时针方向调节减压阀,使高压降低到比所需最高试验压力大100kPa~200kPa,然后缓慢地按顺时针方向调节高压阀并调到所需的试验压力。

    3.10手动加压时,先接上打气筒,关闭氮气加压阀,打开手动加压阀,用打气筒向贮气罐加压,使贮气罐内的压力增加到比所用最高试验压力大100kPa~200kPa以上。然后按顺时针方向缓慢旋转调节阀调到所需的试验压力。

    3.11加压等级一般为预计极限压力的1/7~1/5,初始加荷等级可取小值,也可参照表3.11选用。必要时可做卸荷再加荷试验,测定再加荷旁压模量。

    表3.11试验加压等级(kPa)

    土的工程特性

    加压等级

    临塑压力前

    临塑压力后

    淤泥、淤泥质土、流塑状态的黏质土、饱和或松散的粉细砂

    <15

    ≤30

    软塑状的黏质土、疏松的黄土、稍密很湿的粉细砂,稍密的中、粗砂

    15~25

    30~50

    可塑至硬塑状态的黏质土,一般黄土,中密至密实很湿的粉细砂,稍密至中密的中、粗砂

    25~50

    50~100

    坚硬状态的黏质土,密实的中、粗砂

    50~100

    100~200

    中密至密实的碎石类土

    ≥100

    ≥200

    3.12各级压力下的相对稳定时间标准为1min或3min。相对稳定时间标准为1min时,加荷后15s、30s、60s测读变形量;相对稳定时间标准为3min时,加荷后60s、120s、180s测读变形量。

    3.13当测量腔的扩张体积相当于量测腔的固有体积时,或试验压力达到仪器的容许最大压力时,应立即终止试验。

    3.14试验结束后,采取以下方法使弹性膜恢复原状:

    试验深度小于2m时,把调压阀按逆时针方向拧到最松位置,即与大气相通,利用弹性膜的约束力回水至量管和辅管,当水位接近零时,即可关闭量管阀和辅管阀;

    试验深度大于2m时,打开水箱安全盖,再打开注水阀和中腔注水阀,利用试验压力使旁压器回水至水箱;

    当需排净旁压器内的水时,可打开排水阀和中腔注水阀,利用试验压力排净旁压器内的水;

    也可引用真空泵吸回水。

    3.15终止试验消压后,必须等2min~3min后才能取出旁压器,并仔细检查、擦洗、装箱。

    3.16当需进行下一试验点时,重复本标准第3.1条~第3.15条。

    4计算、制图和记录

    4.1校正压力应按下式计算:

    Px=pm+Pw-pi

    式中:Px——校正后的单位压力(kPa);

    pm——压力表读数(kPa);

    Pw——静水压力(kPa);

    pi——弹性膜约束力(kPa),查弹性膜约束力校正曲线确定。

    4.2校正变形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V=HxA

    Hx=Hm-a(pm+pw)

    式中:V——校正后的体变量(cm³);

    Hx——校正后的量管水位下降值(cm);

    A——量水管截面积(cm²);

    Hm——量水管水位下降值(cm);

    a——仪器综合变形校正系数(cm/kPa)。

    4.3以校正后的体变V为纵坐标,校正后的压力p为横坐标,绘制p-V曲线(图4.3)。也可绘制压力和量管水位变化曲线。作图比例:纵坐标以1cm代表体积变量100cm³;横坐标为单位压力p值,以1cm代表100kPa。或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比例标准。图幅尺寸要求宜为10cm×10cm。

    图4.3旁压曲线

    1—旁压曲线;2一蠕变曲线

    4.4在绘制的p-V曲线上,确定三个压力特征值:p0、pf、pl

    将旁压曲线直线段延长与纵坐标相交,交点为V₀,由V₀作与p轴平行线相交于曲线的一点,其对应的压力为原位水平土压力p0值;

    取旁压曲线直线段的终点,即曲线与直线段的第2个切点所对应的压力为临塑压力p值;

    曲线过临塑压力后,趋向于与纵轴平行的渐近线时,其对应的压力为极限压力p1值,当从p-V曲线上不能直接求出极限压力p1值时,可用曲线外推方法至最大体积增量值V₁(=Vc+2V0,Vc为旁压器中腔初始体积,V0为孔穴体积与初始体积的差值),取对应V₁的压力为极限压力p1。或用倒数曲线法求取。

    4.5可从三个压力特征值确定承载力的基本值fok

    临塑压力法:

    fok=pf-p₀

    极限压力法:

    f=(p1-p0)/Fa

    式中:p0——原位水平单位土压力(kPa);

    Fa——安全系数。

    4.6不排水抗剪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Cu=pf-p0

    4.7侧压力系数应按下式估算:

    K0=p0/zγ

    式中:z——旁压器中心点至地面的土柱高度(m);

    γ——土的容重(kN/m³)。

    4.8旁压模量应按下式计算:

    Em=2(1+μ)(Vc+Vm)Δp/ΔV

    式中:Em——由旁压试验确定的模量,称为旁压模量(kPa);

    μ——泊松比;

    Vc—旁压器(中腔)初始体积(cm³);

    Vm——平均体积增量(取旁压试验曲线直线段两点间压力所对应的体积之和的一半)(cm³);

    Δp——旁压试验曲线上直线变形段的压力增量(kPa);

    ΔV——相应于Δp的体积变化增量(cm³)。

    4.9旁压试验的记录格式应符合本标准附录D表D.82的规定。


    本文地址: /sybz/1904.html
    关键词:

    上一篇:土工-动力触探试验方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