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砂基透水砖耐候性试验方法的标准化操作指南,结合GB/T 16259等规范要求,分步骤说明关键控制要点:
1.试验准备
试样要求
数量:3块同批次砖样(1块对比样+2块试验样),尺寸建议≥100mm×100mm。
预处理:试样需在温度23℃±2℃、湿度50%±5%环境下平衡48h。
设备参数校准
氙灯老化箱:确保辐射强度满足800 MJ/m²(400h)累积能量(建议使用辐射计校准)。
温湿度控制:黑板温度55℃±3℃,湿度65%±5%(需实时监测并记录波动范围)。
2.试验流程
1.初始状态记录
对全部试样进行高清拍照(标尺、光源一致),记录表面纹理、孔隙状态。
使用色差仪(GB/T 250标准)测量试样固定3点的初始色差(建议选中心及边缘区域)。
2.耐候试验运行
将2块试样放入老化箱,确保受光面垂直辐射方向,避免遮挡。
设置循环模式:光照+喷淋周期按GB/T 16259执行(如102min光照+18min喷淋)。
关键监控:每24h记录辐射累积量、温湿度数据,确保总辐射≥800 MJ/m²(若不足需延长试验时间)。
3.试验终止
达到400h或辐射总量后,取出试样,在标准环境下平衡24h后再检测。
3.结果评定
外观变化(目测对比)
评估项目:表面粉化、裂纹、孔洞堵塞、生物滋生等。
分级标准:按GB/T 1766-2008进行等级判定(如0级无变化,5级严重劣化)。
色差检测(GB/T 250)
测量位置:必须与初始检测点完全重合。
结果取值:取2块试样中最大变色等级作为最终结果(例如ΔE=3.2对应4级变色)。
4.注意事项
辐射能验证:若设备无自动累积计算功能,需通过公式校验:
(示例:550W/m²辐射强度下,400h需至少覆盖792 MJ/m²,需调整至≥800 MJ/m²)。
异常处理:若试样在试验中破裂,需补样重新测试;若色差仪数据异常,需复核测量点位。
5.报告内容
试验报告需包含:
试样编号、初始状态照片及色差数据。
老化箱参数(辐射强度、温湿度曲线、总辐射能)。
外观变化描述及等级、色差变化值及对应GB/T 250等级。
结论(如“试样耐候性符合/不符合XX标准要求”)。
通过以上标准化操作,可确保砂基透水砖耐候性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