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L1981-2型甲醛释放量气体分析法检测箱使用说明书
一、产品概述
TDL1981-2型甲醛释放量气体分析法检测箱是依据国家标准GB/T 17657-2022《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中“气体分析法测定甲醛释放量”要求设计研发的专业设备。该设备通过模拟密闭环境,精确控制温度、湿度及气流条件,定量分析人造板、家具、装饰材料等试样释放的甲醛气体浓度,结合分光光度计测定吸收液吸光度,计算试件单位面积甲醛释放量(mg/(m²·h)),为材料环保性能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二、适用标准
•GB/T 17657-2022《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第5部分:气体分析法测定甲醛释放量;
•GB 18580《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
•相关行业及国际标准(如ISO 12460-3)。
三、技术参数
项目 | 参数指标 |
检测箱容积 | (1±0.02)m³(有效测试空间) |
检测箱数量 | 2个 |
温度控制范围 | (60±0.5)℃(试验温度,精度±0.5℃) |
空气相对湿度 | ≤3%(试验环境湿度) |
空气流量 | (60±3)L/h(强制换气,确保气体均匀混合) |
甲醛浓度检测范围 | 配套分光光度计检测范围(甲醛标准工作溶液质量浓度3mg/L,比色皿光程50mm) |
电源要求 | AC 220V±10%,50Hz,功率≤3kW |
外形尺寸(长×宽×高) | (1500×1200×1800)mm(含控制系统及连接部件) |
设备重量 | ≈300kg |
四、设备结构组成
检测箱由以下核心系统构成(结构示意图见附图1):
4.1密闭检测箱体
•材质:304不锈钢内胆(耐腐蚀、易清洁),外覆保温层;
•密封设计:门框硅胶密封条,泄漏率≤0.5%体积/小时;
•观察窗:双层钢化玻璃,便于观察试样状态。
4.2温湿度控制系统
•加热装置:不锈钢电热管(功率可调),控温精度±0.5℃;
•气体循环:低噪音离心风机,确保箱内温度均匀(±0.5℃)。
4.3空气流量控制系统
•流量计:高精度气体流量计(量程60L/h,精度±3%);
•电磁阀:自动切换吸收瓶组,维持气流稳定。
4.4吸收瓶组
•配置:2组串联吸收瓶(可选100mL或30mL规格),每瓶含8~40mL蒸馏水(或混合吸收液);
•压力调节:第二吸收瓶装水调节系统压力至(1100±100)Pa(1.0~1.2kPa)。
4.5控制与数据处理系统
•控制面板:7英寸触摸屏,支持温度、流量、时间参数设置;
•数据记录:实时记录温度、流量及运行状态,支持导出CSV格式。
五、试验前准备
5.1试样制备
•尺寸要求:长(400±2)mm、宽(50±1)mm,厚度取板厚,单试件释放面积0.04m²(2片试件总释放面积≥0.04m²);
•特殊处理:层状材料(如胶合板)试件切割方向需与面板纤维垂直;无法按标准制样时需在报告中说明;
•封边处理:用不含甲醛的铝箔胶带或聚氨酯涂料涂布三层封边;
•预处理:试件密封于乙烯树脂袋中,室温存放≥24h(若需测试含水率,按GB/T 17657-2022第4.3.3条款执行)。
5.2设备检查与校准
•检查检测箱密封性(压力下降≤0.5%体积/小时);
•开机预热30分钟,确认温度稳定在(60±0.5)℃、湿度≤3%;
•校准气体流量计(用标准流量计比对);
•配制甲醛标准工作溶液(3mg/L)并校准分光光度计(按4.59.5.4条款操作)。
六、试验步骤
6.1试样安装
1.打开检测箱门,将2片预处理后的试件悬挂于箱内试样架上(间距≥100mm);
2.关闭箱门,确保密封条完全压紧。
6.2参数设置
在控制面板设置:
•温度:(60±0.5)℃;
•空气流量:(60±3)L/h;
•吸收瓶组:选择程序1(默认2只100mL吸收瓶,每瓶20~40mL水);
•采样时间:1h/组(连续自动切换至4h或按程序要求)。
6.3启动试验
1.点击“开始试验”,设备自动升温至(60±0.5)℃,启动空气循环及流量控制;
2.将封边试件放入箱内,立即调节空气流量至(60±3)L/h;
3.吸收瓶组按设定时间自动切换(如程序1:每1h切换至下一组吸收瓶);
4.试验结束后,取出吸收瓶,按程序要求转移吸收液至容量瓶(如程序1:转移至250mL容量瓶定容)。
6.4甲醛浓度测定
1.将定容后的吸收液静置1h(避光);
2.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412nm处测定吸光度(比色皿光程50mm);
3.同步测定蒸馏水空白吸光度(A0)。
七、结果计算与表示
7.1单位面积甲醛释放量(G₁)
按公式(42)计算每小时甲醛释放量:
Gi=f×(Aa-Ab)×V/A
式中:
Gi——第i小时单位面积甲醛释放量(mg/(m²·h));
f——标准曲线斜率(mg/L);
Aa——吸收液吸光度;
Ab——蒸馏水吸光度;
V——容量瓶体积(mL);
A——试件暴露面积(m²)。
7.2试件甲醛释放量(Gm)
•测试时间3h:取第1~3小时或第1~4小时平均值;
Gm=(G2+G3)/2
或Gm=(G1+G2+G3)/4
•测试时间4h:取第2~3小时平均值(若第1小时低于第2小时)或第1~3小时平均值。
Gm=(G2+G3+G4)/4
或Gm=(G1+G2+G3+G4)/4
7.3一张板的甲醛释放量
同一张板内2片试件Gm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mg/(m²·h));若进行第3片测试,按6.1条款规则计算最终结果。
八、注意事项
8.1安全操作
•试验箱运行时禁止打开箱门(避免高温及甲醛气体泄漏);
•分光光度计操作需佩戴防护眼镜,避免强光直射眼睛;
•废弃吸收液需按化学废物处理(含甲醛溶液)。
8.2设备维护
•每次试验后清洁检测箱内壁及试样架(禁用有机溶剂);
•每月校准温度传感器及气体流量计;
•每季度更换吸收瓶密封圈(防止漏气)。
8.3环境要求
•设备需水平放置于通风良好的实验室(避免阳光直射);
•实验室应配备排风系统(试验结束后可快速排出残留甲醛气体)。
九、故障处理指南
故障现象 | 可能原因 | 解决方案 |
箱内温度波动>±0.5℃ | 加热管故障/循环风机异常 | 检查加热管及风机,必要时更换 |
吸收瓶漏气 | 密封圈老化/连接软管破损 | 更换密封圈或软管 |
分光光度计吸光度异常 | 比色皿污染/标准曲线失效 | 清洁比色皿,重新校准标准曲线 |
空气流量不稳定 | 流量计堵塞/电磁阀故障 | 清理流量计,检查电磁阀开关状态 |
十、附录
附录1:设备结构示意图
(附图1:检测箱外形图、内部结构分解图,标注关键部件位置)
附录2:标准曲线校准记录表
(记录甲醛标准溶液浓度、吸光度及校准日期)
附录3:试验报告模板
(含试样信息、试验条件、吸光度数据、计算结果及结论)
编制单位:鬼谷子论坛资料库手机版
版本号:V1.0
发布日期:2025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