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鬼谷子论坛资料库手机版 官方网站!

混凝土配合比模拟试验教学系统 :→ 学生注册  → 学生模拟软件客户端下载  |  → 教师登陆

欢迎来电咨询

400-860-9117

新闻中心

全国服务热线

400-860-9117

整站搜索

  •    

  • 技术过硬,据实报价

    沥青试验标准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试验标准>沥青试验标准

    T0622—2025 乳化沥青标准黏度试验(恩格拉黏度计法)

    2025-09-16 14:58:30 已有 3 人浏览 作者:网站管理员

    T0622—2025  乳化沥青标准黏度试验(恩格拉黏度计法)

     本文引用JTG 3410-2025《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T0622—2025 乳化沥青标准黏度试验(恩格拉黏度计法)

    1目的与适用范围

    1.1本方法适用于恩格拉黏度计法测定乳化沥青的条件黏度,以恩格拉度(°E)表示。

    1.2本试验标准温度为25℃,或50℃。

    1.3对于乳化沥青,当恩格拉黏度大于15°E时,应采用赛波特重质油黏度计法测定黏度,计算得到相同温度条件下的恩格拉黏度。

    2仪具与材料

    2.1恩格拉黏度计:包括黏度杯(即内容器)、水浴(即外容器)、硬木塞、金属三脚架和接收瓶等。

    恩格拉.jpg

    TD622-1型恩格拉黏度试验仪

    2.1.1黏度杯:由黄铜制成,底部为球面,内表面应经过磨光并镀金。在内壁圆周上等间距安装三个向上弯成直角的小尖钉,尖钉的尖点距侧壁距离约7mm,尖点为控制试样液面高度和仪器水平的标记,即尖点以下黏度杯容积约250mL。在容器底部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着一个流出管,为黄铜包裹的锥形铂金管,长度20mm,顶部内径2.9mm,底部内径2.8mm;流出管穿过水浴底部,外部长度3mm,底部外径4.5mm(包括外包裹的黄铜)。黏度杯顶部为铜制、中空的双层凸形盖,盖上有两个孔口,便于插入硬木塞和温度计。

    2.1.2水浴:黄铜制成,黏度杯、流出孔通过三根支柱固定在水浴中。水浴中设有搅拌器、温度计夹。

    2.1.3硬木塞:黄杨木或其他硬木制成,长160mm。在距离底部50mm以上,为直径8mm圆柱体形;在距离底部98mm以上,在四个侧面开槽或刨平,深度约1mm,以降低气流影响; 在底部50mm内,截面均匀减小,直至底部为直径 2.6mm±0.1mm圆面。在上部设一销钉,用于悬挂硬木塞。宜准备2个硬木塞,一乳化沥青个用于乳化沥青黏度试验,一个仅用于水值测定。

    2.1.4三脚架:铁三脚架,其中两条脚设有水平调节螺栓。

    2.1.5温度计:量程0~50℃(或0~30℃)、50~100℃,分度为0.1℃。温度计测温点应处于试样的平均高度处。

    2.1.6接收瓶:两个玻璃制的宽口恩式量瓶,其中测试瓶容积为100mL,标定瓶容积为200mL。恩式量瓶采用双球双刻线; 测试瓶下刻线容积50mL±0.1mL、上刻线容积100mL±0.1mL,刻线处内径为13mm±1mm;标定瓶下刻线容积100mL±0.1mL、上刻线容积200mL±0.1mL,刻线处内径为18mm±2mm。刻线应在20℃时刻划。

    2.2计时器:秒表或电子计时器,最小分度值0.1s,最大允许误差±0.10s/h。

    2.3吸液管:容量5mL

    2.4过滤漏斗:金属制,丝网为不锈钢丝网,孔径为 0.6mm。也可采用筛网孔径0.6mm的铜或不锈钢制的金属滤筛代替,筛框直径为75~100mm

    2.5恒温水槽:用于乳化沥青样品的保温、预加热。控温精度为±0.1℃。

    2.6清洗液:试验前黏度杯的清洗,二甲苯(或三氯乙烯等,化学纯)、丙酮(或95%乙醇或98%甲基化酒精)、蒸馏水。试验后黏度杯的清洗液,煤油、洗涤液、自来水、蒸馏水等。

    2.7其他:软布、滤纸。

    3黏度计的标定

    3.1黏度计使用中至少每4个月标定一次黏度计的水值。标定试验时室温控制在23℃±5℃。

    3.2将黏度杯、流出管用二甲苯冲洗,接着用98%甲基化酒精(或95%乙醇)及蒸馏水清洗多次至洁净;再用滤纸或软布蘸吸黏度杯内表面水滴,用滤纸蘸吸流出管表面的水滴。洁净干燥的黏度杯应注意防尘。

    3.3将干燥、洁净的木塞(水值测定用木塞)插入黏度杯流出管的上孔中。

    3.4用约20℃水注入黏度计水浴中,直至浸到黏度杯上部扩大部分为止。将20℃新鲜蒸馏水注入黏度杯中至液面接近尖钉尖点;进行黏度计调平,使黏度杯中三个钉尖点处于同一个平面,且与黏度杯中液面平行;继续注入20℃新鲜蒸馏水,直至黏度杯三个尖钉尖点刚刚露出液面为止。

    注:为了保证黏度杯中蒸馏水温度达到20℃±0.2℃,根据环境温度,水浴温度可稍高于或稍低于20℃。

    3.5将杯盖、温度计放置到位。紧握木塞,旋转杯盖,通过温度计搅动黏度杯内蒸馏水;偶尔搅拌水浴。使黏度杯中水温在20℃±0.2℃稳定不少于3min。用软滤纸蘸吸流出管底部及周边水痕。小心轻抬木塞,水进入并完全填满流出管,并调整至直径约4.5mm半球形水滴悬挂、覆盖管的出口。然后静置1min,不搅拌。

    3.6将洁净、干燥标定瓶置于黏度计流出管下方,调整标定瓶位置使流出管流出液体在(或稍微低于)刻度线处沿瓶壁注入标定瓶,防止水流起泡。提离木塞(应能自动卡住并保持提离状态,不允许拔出木塞),同时启动计时器计时。观察标定瓶中蒸馏水流入情况,当凹液面的下缘达到200mL刻度线时,立即停止计时,同时将木塞插入流出管内,并记取流出时间(s)。

    3.7将标定瓶中水沿玻璃棒小心地注回黏度杯中。注意,勿使水溅出。随后将标定瓶在黏度杯上倒置约3min,使瓶中水全部流出,然后将标定瓶再放回流出管下方。必要时,可加20℃新鲜蒸馏水,调整水面使三个钉尖点恰好露出液面。按照上述3.4~3.6步骤再次测定流出时间(s)。

    3.8连续测定蒸馏水流出时间,直至连续测定3次的流出时间之差不大于0.5s,且未出现连续下降。计算连续3次流出时间算术平均值作为黏度计水值,记为K20

    3.9若测定流出时间K20不满足51s±1s,则移除黏度杯中的蒸馏水,用98%甲基化酒精(或95%乙醇)及蒸馏水清洗后,按照以上方法和步骤重新测定流出时间。取前后2次测定的流出时间算术平均值的平均值作为黏度计水值,精确至0.1s,记为K20。若K20不满足51s±1s,则该黏度计不满足黏度试验要求。

    3.10由20℃、200mL水值K20换算成25℃、50mL水值,即tw=K20×0.224,结果精确至0.1s。

    4方法与步骤

    4.1黏度试验时室温控制在23℃±5℃。按T0602准备两份试样,每份约280mL。若试验温度超过室温,则将乳化沥青预热至不超过试验温度+2℃。

    4.2按3.2方法准备黏度计。

    4.3将干燥、洁净的木塞(水值测定用木塞)插入黏度杯流出管的上孔中。将洁净、干燥的100mL测试瓶置于黏度计流出管下方,调整测试瓶位置使流出管流出液体在(或稍微低于)刻度线处沿瓶壁注入测试瓶。

    4.4用稍高于试验温度(不超过1℃)的水注入黏度计水浴中,直至浸到黏度杯上部扩大部分为止。将试样通过滤筛过滤,或直接过滤漏斗,注入黏度杯中,至液面与最低的尖钉尖点齐平;进行黏度计调平,使黏度杯中三个尖钉尖点处于同一个平面,且与黏度杯中液面平行;继续注入试样,直至黏度杯三个尖钉尖点刚刚露出液面为止;若注入的试样过多,可采用吸液管移除。注意试样中不应产生气泡。

    4.5将杯盖、温度计放置到位。黏度杯中试样恒温在试验温度±0.2℃。紧握木塞,旋转杯盖,通过温度计以50~70r/min速度搅动黏度杯内试样2min,然后静置1min。当搅拌、静置过程中水温均满足试验温度±0.2℃时,提离木塞(木塞提起位置应保持与测定水值时相同),观察测试瓶中试样流入情况。当凹液面的下缘达到50mL刻度线时,立即启动计时器计时;当凹液面的下缘达到100mL刻度线时,立即停止计时,并记取流出时间(s)。

    注:一旦试样从流出管流出,停止燃气灯加热,用电热器对水浴短暂加热,或通过加入合适温度水或移除部分水来保持水浴温度。若试样注入测试瓶产生气泡,凹液面不明显时应调整测试瓶位置,重新进行试验。尽量在短时间内完成黏度测定,减少试样沉淀、产生泡沫。

    4.6用蒸馏水清洗黏度杯,用滤纸蘸吸黏度杯内表面水痕;用折叠的蘸有二甲苯滤纸等清理流出管,并用滤纸蘸吸流出管底部及周边水痕。如果沥青已沉积在黏度杯中,按3.1中方法清洗黏度杯。

    注:当使用燃气灯加热时,水汽容易沉积;如果流出管底部受潮,则可能导致试验误差。

    4.7取另一份试样,按4.3~4.5步骤进行平行试验。

    4.8试验结束后,用折叠的蘸有二甲苯滤纸等清理流出管,用煤油浸泡清洗黏度杯、木塞和测试瓶;然后用洗涤液、自来水、蒸馏水仔细洗净;黏度杯、木塞再用98%甲基化酒精(或95%乙醇)清洗1次,用滤纸或软布蘸吸黏度杯内表面水滴,用滤纸蘸吸流出管表面水滴,风干后备用;测试瓶清洗干净后置于烘箱(105℃±5℃)中烘干备用。

    5数据处理

    5.1按式 (T0622-1) 计算沥青试样的恩格拉黏度Et,精确至0.1。

      Et=tt/tw                (T0622-1)

    式中:Et——样品在温度t时的恩格拉黏度,E

    tt——样品在温度t时的流出时间,s

    tw——恩格拉黏度计的水值,即25℃、50mL水的流出时间,s。

    5.2取两份试样的恩格拉黏度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样品的恩格拉黏度试验结果,精确至0.1°E。

    6允许误差

    6.1重复性试验的相对允许误差为4%。

    6.2再现性试验的相对允许误差为6%。

    7报告

    7.1试验项目名称和执行标准。

    7.2样品的编号、名称、产地和规格。

    7.3接样日期、样品描述。

    7.4试验日期,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及编号。

    7.5试验温度、恩格拉黏度计的水值及恩格拉黏度试验结果。

    7.6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在我单位整理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部分错误,仅供参考,建议购买正版试验标准。


    本文地址: /list_63/2000.html
    关键词: T0622—2025 乳化沥青标准黏度试验(恩格拉黏度计法),1.1本方法适用于恩格拉黏度计法测定乳化沥青的条件黏度,以恩格拉度(°E)表示。 1.2本试验标准温度为25℃,或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