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726—2025 沥青回收方法(阿布森法)
本文引用JTG 3410-2025《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T0726—2025 沥青回收方法(阿布森法)
1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阿布森法从沥青路面或沥青混合料中回收的沥青,可供评定道路石油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的老化程度,以及分析沥青路面的破坏原因,进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等使用。根据需要对回收沥青测定各种性质及化学组分。
2仪具与材料
2.1抽提沥青液的仪器与材料
可以选择下列仪器与材料:
(1)滚筒式自动抽提仪法试验仪器与材料,并满足本规程T0722相关要求。
(2)筛塔式自动抽提仪法试验仪器与材料,并满足本规程T0722相关要求。
(3)离心抽提仪法试验仪器与材料,并满足本规程T0722相关要求。
(4)其他能够进行获得抽提沥青液的冷抽提仪器与材料。
2.2沥青回收装置
2.2.1蒸馏装置:如图T0726-1所示,由下列部分组成:
(1)烧瓶:500mL,耐热玻璃制,磨口,平底。
(2)通气管:胶皮管长至少180mm,外径6mm,端球外径10mm,有6个交错的边孔,孔径约1.5mm。
(3)弯玻璃导管:内径10mm。
(4)软木塞:与瓶颈有良好的密封性。
(5)冷凝管:直形,水夹套长至少200mm。
(6)温度计:量程0~300℃,分度值1℃,水银球长6mm。
(7)锥形瓶:500mL。
(8)气源:CO₂气体。气源储存在贮气钢瓶中,带减压阀。
(9)气体流量计:测定容量在2000mL/min以上。
(10)试管架等。
2.3温度计:数显式温度传感器,量程不小于200℃,精度±0.5℃。
2.4油浴加热器(大小与500mL蒸馏烧瓶吻合),并有调温装置,控温精度±1℃。
2.5灌样容器:带柄、深底的瓷坩埚或不锈钢锅,容积约250nL。
2.6抽提溶剂:试剂级溶剂,可根据沥青类型选用溶解性最佳溶剂,如三氯乙烯、正溴丙烷、二氯甲烷和甲苯。若无规定,一般可采用三氯乙烯溶剂。
注:沥青结合料在抽提溶剂中充分溶解非常重要,必要时可按本规程T0607测定溶解度,检验抽提溶剂的有效性。
注:三氯乙烯宜在棕色玻璃瓶中密封、避光,通风储存。也可在钢桶中密封、避光、通风储存,但一旦打开,剩余溶剂应移人棕色玻璃瓶中密封,避光、通风储存。对于蒸馏回收再利用和长期存放的三氯乙烯溶液,应检验溶剂碱度高于7ppm NaOH当量,pH值高于7.2。仲裁试验时,不得采用回收溶剂。
2.7烧杯:容量5L或2L。
2.8其他:计时器等。
3试验准备
3.1沥青回收试验应在通风橱或通风良好条件下进行。
3.2试样准备按本规程T0727中3.2方法进行。一般以回收75~100g沥青预估一份沥青混合料试样数量。当需要更多回收沥青时,需要准备多份沥青混合料试样。
3.3沥青抽提液的准备按本规程T0727中3.3方法进行。
4试验方法与步骤
4.1取350~400mL抽提沥青液注入蒸馏烧瓶中,用少量溶剂清洗后也并入瓶中。
4.2按图 T0726-1 组装回收装置, 其中蒸馏烧瓶置于电热套中, 通气管与流量计、CO₂储气罐连接,通气管的端球底应高于液面。在未通气前先用夹子将胶管夹紧、不通气。温度计水银球端部距蒸馏烧瓶底部垂直距离为6mm。烧瓶颈部底部以下应浸泡在油浴中,使溶剂蒸气不在上部遇冷滴回。
4.3开始加热蒸馏,同时以低速200mL/min向烧瓶溶液中注人CO₂气体。当蒸馏温度达到135℃时,下降通气管使与烧瓶底部接触。当蒸馏温度达到157~160℃时,将CO₂气体流量增加到约1400mL/min±50mL/min。
4.4在 160~166℃ 、CO₂气体流量1400mL/min±50mL/min 条件下, 蒸馏15min, 直至溶剂冷凝滴落停止。 若预期残留物 25℃ 针入度 ≤30(0.1mm), 则蒸馏时间延长至20~22min。
4.5从沥青混合料抽提至完成沥青回收,整个试验不宜超过24h。
5沥青蒸发残留物的处理
5.1按本规程T0727中7的要求进行沥青蒸发残留物的处理。
5.2取样按本规程T0614测定沥青灰分。若灰分>1%,则残留物无效。
5.3必要时可采用红外光谱仪等检测回收沥青中是否残留溶剂。
6报告
6.1试验项目名称和执行标准。
6.2沥青混合料的类型及来源。
6.3接样日期、样品描述。
6.4试验日期,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及编号。
6.5试验温度、回收沥青的各项性质测定结果。
6.6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在我单位整理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部分错误,仅供参考,建议购买正版试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