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672—2025 乳化沥青轮胎附着率试验
本文引用JTG 3410-2025《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T0672—2025 乳化沥青轮胎附着率试验
1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60℃时乳化沥青的轮胎附着率,以评价乳化沥青与施工车辆轮胎的黏附性。
2仪具与材料
2.1车辙试验仪:技术要求应符合本规程T0719的规定,试验时采用标准荷载条件。
2.2干燥箱:能控温60℃±1℃
2.3天平:称量不小千500g,感量不大于0.01g。
2.4涂布基板:非石棉纤维水泥平板,长300mm×宽300mm×厚3~4mm。满足现行《纤维水泥平板 第1部分: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JC/T412.1)中普通软板的要求,表面无裂纹、分层、脱皮,吸水率不大于33%,不透水,表观密度约1.3g/cm³。
2.5橡胶片:天然橡胶制,长300mm±10mm×宽60mm±3mm×厚1mm。按现行《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硬度的测定 第4部分:用邵氏硬度计法(邵尔硬度)测定压入硬度》(GB/T39693.4)或《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压入硬度试验方法 第1部分:邵氏硬度计法(邵尔硬度)》(GB/T531.1)方法测定23℃±2℃的邵氏硬度为84A±4A。同一批次橡胶片,可2层叠加后用邵氏AM型硬度计测定硬度。
2.6其他:墨水或涂料,白纸;或复写纸。
3试验准备
3.1试验时室温控制在23℃±5℃。
3.2确定试验轮作用面积。
3.2.1在涂布基板表面铺一张白纸,覆盖涂布基板一侧200mm区域,并予以固定。
3.2.2清除试验轮上异物。在试验轮上涂上便于清除的墨水或涂料等。
3.2.3将铺有白纸的涂布基板放置于车辙试验仪试验轮正下方。操作车辙试验仪,放下试验轮,在白纸表面往返行走一遍,根据白纸上痕迹确认试验轮行驶位置,并据此计算试验轮行驶200mm的作用面积。
3.2.4也可以铺复写纸按照以上方法确定试验轮作用面积。
3.3试样准备。
3.3.1按本规程T0602的方法准备试样,试样不进行滤筛过滤。
3.3.2测量涂布基板尺寸,计算其面积。涂布基板上试样洒布率为300g/m²(按乳化沥青残留物计)。按照涂布基布面积、乳化沥青残留物洒布率和样品残留物含量,计算试验用乳化沥青试样质量。
3.3.3称取预定质量的乳化沥青,用喷壶将乳化沥青均匀喷洒至涂布基板上,也可用刷子、橡皮刮刀等工具将乳化沥青涂在涂布基板上。一次性涂布完成,且表面均匀。
3.3.4将涂有试样的涂布基板室内静置养生,至乳化沥青完全破乳、固化。用手指触摸试样表面,乳化沥青不沾手的状态即为完全固化。
3.3.5为了防止试验轮下降时与涂布基板直接接触时引起误差,提前将涂布基板上涂布试样部分区域用胶带等遮挡,如图T0672-1所示。
4试验方法与步骤
4.1将干燥箱温度预热至60℃±1℃,并保持恒温。
4.2将涂布试样的涂布基板、橡胶片放在干燥箱内,恒温不少于4h。
4.3取出一块橡胶片,立即称取质量。
4.4取出涂布试样的涂布基板,放在试验轮下方;立即将称量质量的橡胶片沿试验轮行驶方向平顺放在涂布基板正中间,如图T0672-2所示1号橡胶片位置;调整涂布基板和初始试验轮位置,使下降试验轮时能够落入胶带遮盖区域,并与1号橡胶片对中。启动车辙试验机,使试验轮在橡胶薄片上往返行驶一遍。
4.5移走试验轮,拿着有胶带覆盖区的橡胶片一侧,在2s内将橡胶薄片垂直于涂布基板掀开,迅速称量附着有乳化沥青残留物的橡胶片的质量。
4.6依次取出预热橡胶片,在图T0672-2中2、3号橡胶片位置,按照以上方法和步骤进行试验。在涂布基板上的2、3号橡胶片位置,尽量靠近1号橡胶片位置。
5数据处理
5.1按式(T0672-1)计算附着率,精确至0.1。
Pe=(m1-m0)×100/A×Psa (T0672-1)
式中:Pe——附着率,%
m1——试验后附着有乳化沥青残留物的橡胶片质量,g
m0——试验前纯橡胶片的质量,g
A——试验轮行驶的面积,m²
Psa——乳化沥青残留物洒布率,g/m²。
5.2计算3次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乳化沥青样品的试验结果,精确至0.1%。
6报告
6.1试验项目名称和执行标准。
6.2样品的编号、名称、产地和规格。
6.3接样日期、样品描述。
6.4试验日期,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及编号。
6.5附着率3个测定值和算术平均值。
6.6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在我单位整理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部分错误,仅供参考,建议购买正版试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