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773—2025 层间拉拔强度试验
本文引用JTG 3410-2025《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T0773-2025 层间拉拔强度试验
1目的与适用范围
1.1本方法适用于使用现场钻取组合试件,室内拉拔法测定层间黏结强度,以评价层间性能。
1.2本方法也适用于室内制备组合试件,拉拔法测定层间黏结强度。
1.3本方法适用于上部厚度<15mm组合试件的黏结强度试验。
1.4本试验标准温度为20℃,拉伸速率25kPa/s±5kPa/s。
2仪具与材料
2.1拉伸仪:满足下列要求:
(1)拉伸仪主机:可匀速施加拉力,无明显振动和偏心,加载速率25kPa/s±5kPa/s,最大拉伸荷载不小于30kN。压力机配备数据采集仪,记录荷载和位移,荷载传感器量程不小于30kN,分度值不大于0.1kN;位移传感器量程不小于10mm,分度值不大于0.1mm。数据采样频率≥50Hz。
(2)拉头:Q345D等低合金高强度钢制,直径100mm±0.1mm,厚度不小于25mm;拉头黏结底端应采用喷砂、划痕等粗糙化处理,且洁净、无锈迹、无油污,以确保与试件的黏结。
(3)环形金属板:Q345D等低合金高强度钢制,内径105mm±1mm,外径300mm±2mm,厚度25mm±1mm;同时带连接拉杆与支撑板相连。
2.2恒温箱:能恒温10℃±1℃的空气浴恒温箱或恒温水槽。
2.3游标卡尺:量程0~200mm,精度0.02mm。
2.4温度计:量程0~50℃,分度值0.1℃。
2.5计时器:秒表或电子计时器,最小分度值0.1s,最大允许误差±0.10s/h。
2.6角度尺。
2.7黏结剂:将拉头等黏结在组合试件表面的无溶剂型黏结剂,如固化时间≥3min的高黏度快凝性环氧树脂等。
2.8其他:砂轮机、记号笔、刮刀、电风扇、纸杯、塑料袋(必要时)等。
以上产品我公司均有生产和销售
3试验准备
3.1按本规程T0701钻芯法,从工程现场沥青路面钻取直径为150mm±2mm的组合试件,需要钻透下卧层。或按本规程T0703轮碾法制备组合试件,钻取直径为150mm±2mm的组合试件,需要钻透双层试件。组合试件应完整、无开裂,侧面应光滑、平整,总厚度应不小于60mm。在组合试件表面,用记号笔在组合试件侧面标记编号,不得在表面做任何标记。
3.2当用于新铺沥青路面层间剪切强度验收检验时,每处取3个组合试件,试件之间纵向距离约250mm;取样位置宜避开行车道轮迹带,且距离路肩边缘应大于500mm;宜在路面碾压成型后72h内完成钻芯,96h内完成试验。如果现场钻芯时层间脱落,则直接记录拉拔强度为0MPa。
3.3检查组合试件表面是否平整,如果表面不平整,或粗糙、有松散颗粒、标线等,则应适当打磨,打磨厚度约为2~3mm。注意试件处理时不要过热而产生变形。
3.4在组合试件底部切割,使组合试件高度为60mm±5mm,且切割面与上部表面平行。
3.5用金刚石钻头,对中组合试件表面垂直向下钻取一个环槽,环槽应穿过层间,进入组合试件下部5~15mm;环槽内径为100mm±2mm。钻芯时避免组合试件开裂、剥落和边缘碎裂。
3.6测量环槽内的试件直径,测量4次取平均值。
3.7将组合试件表面用36目砂轮打磨掉表面沥青膜,提高集料露出率,并擦拭、清洗洁净,去除灰尘、油渍等异物;拉头表面擦拭,用丙酮(或95%乙醇或98%甲基化酒精)等清洗洁净;在23℃±5℃条件下干燥24h±4h后,用黏结剂将拉头黏结到组合试件表面,按照要求温度、时间进行养生,一般养生不少于6h。注意环槽中不得进入任何黏结剂。
3.8试验前,将组合试件置于恒温箱10℃±1℃中保温不少于12h,或在塑料袋中密封,放入恒温水槽中保温不少于12h。当选择其他温度时,应在报告中注明。
4试验步骤
4.1从恒温箱中取出组合试件,立即安装在拉伸仪上,快速进行拉伸试验,直至组合试件断裂。拉伸速率为25kPa/s±5kPa/s。当选择其他拉拔速度,应在报告中注明。
4.2试件从环境箱中取出至开始拉伸试验,应在30s内完成。
4.3试验拉断时,读取最大拉伸荷载。观测断裂面,并详细记录断裂位置类型,对于B类和D类,还需要记录各部分断裂的面积百分比。
(1)A类:试件上部;
(2)B类:部分在上部、部分在层间;
(3)C类:试件层间(试件上部与层间断裂,试件下部与层间断裂,层间夹层断裂);
(4)D类:部分在层间、部分在下部;
(5)E类:试件下部;
(6)F类:部分或全部在黏结剂。
4.4将拉头及黏结的混合料放入175℃以上烘箱中加热1h以上,或者放在燃气灶上加热,直至能用刮刀将黏结的混合料从拉头上分离开,再用钢丝刷或砂纸打磨去除拉头表面黏结剂。
5数据处理
5.1按式(T0773-1)计算组合试件的拉拔强度,精确至0.1。
σTAT=Fmax/(πD2/4) (T0773-1)
式中:σTAT——试件的拉拔强度,MPa;
Fmax——最大拉伸荷载,N;
D——实测环槽内的试件直径,mm。
5.2计算3个组合试件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拉拔强度的试验结果,精确至0.1MPa
5.3计算平均值时,仅计算A、B、C类及D类(层间断裂面积不小于75%)四类情况组合试件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
5.4若E、F类及D类(层间断裂面积小于75%)三种情况下组合试件的测定值大于规范规定值,则认为该试件拉拔强度符合标准要求。
6报告
6.1试验项目名称和执行标准。
6.2工程名称,取芯桩号、位置、层位,以及结构材料信息、样品编号。6.3接样日期、样品描述(上、下部和夹层的材料类型,夹层材料用量,施工完成时间等)。
6.4试验日期,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及编号。
6.5试验温度、拉伸速率。
6.6单个组合试件的最大拉伸荷载、环槽内的试件直径、拉拔强度,并记录试件及断面破坏状况。
6.7拉拔强度平均值。
6.8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在我单位整理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部分错误,仅供参考,建议购买正版试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