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引用:GB T 17657-2022《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中漆膜附着力测定
1方法描述
评定涂层从基材上被剥离的抗性。
2仪器设备和材料
2.4木工试验室标准工作台,照度800lx~1000Ix。
2.5软毛刷。
2.6透明的压敏胶粘带。采用的胶粘带宽25mm,黏着力(10±1)N/25mm或商定。
3试件要求
通常试件尺寸为长l=(250±5)mm;宽b=(100±5)mm或板宽。
除非有特别说明,试验前试件在(23±2)℃、相对湿度(50±5)%条件下至少放置16h。
4试验步骤
4.1测定漆膜厚度。按GB/T4893.5—2013规定的方法测定干燥漆膜的厚度,以μm计。测定时,尽可能在靠近要进行切割试验的位置。
4.2在试件上取3个试验区域,如图54所示。
单位为毫米
图54漆膜附着力试件的试验区域图
4.3把握切割刀具,使刀垂直于试件表面,对切割刀具均匀施力,在间距导向装置内用均匀的切割速率在涂层上形成6条切割线。所有切割都应划透至基材表面,割痕方向与木纹方向近似为45°。当漆膜厚度0μm~120μm时,切割间距为2mm;当漆膜厚度121μm~250μm时,切割间距为3mm;漆膜厚度超过250μm不做附着力检测。切割期间应经常检查刀片的刃口,发现磨损和碎缺应立即更换刀片。或由产品标准规定切割间距。
4.4重复上述操作,再作相同数量的平行切割线,与原先切割线成90°角相交,以形成网格图形。
4.5用软毛刷沿网格图形每一条对角线轻轻地向后扫几次,再向前扫几次。
4.6按均匀的速度拉出一段胶粘带,除去最前一段,然后剪下长约75mm的胶粘带。把该胶粘带的中心点放在网格上方,方向与一组切割线平行,如图55所示,然后用手指把胶粘带在网格区上方的部位压平,胶粘带长度至少超过网格20mm。为了确保胶粘带与涂层接触良好,用手指尖用力蹭胶粘带。在贴上胶粘带5min内,拿住胶粘带悬空的一端,并在尽可能接近60°的角度,在0.5s~1.0s内平稳地撕离胶粘带。
a)根据网格定胶粘带的位置
b)直接从网格上撕离前胶粘带的位置
标引序号说明:1——胶粘带;2——涂层;3——切口;4——基材。
图55胶带位置
4.7在照明设备下,用放大镜从各个方向仔细检查试验区域漆膜损伤情况。
5结果表示
试件漆膜附着力以附着力试验结果评定等级表示。
如果三个试验区域结果一致则按表8的规定进行等级评定,如果3个试验区域结果不一致则在3个以上不同位置重复试验。
表8试验结果分级
分级 | 说明 | 发生脱落的交叉切割区域的表面外观" (6道平行切割线示例) |
六级 | 切割边缘完全平滑,网格内无脱落 | |
五级 | 在切口交叉处有少许涂层脱落,但受影响的交叉切割面积不大于5% | |
四级 | 在切口交叉处和/或沿切口边缘有涂层脱落,受影响的交叉切割面积大于5%,但不大于15% | |
三级 | 涂层沿切割边缘部分或全部以大碎片脱落,和/或在格子不同部位上部分或全部剥落,受影响的交叉切割面积大于15%,但不 大于35% | |
二级 | 涂层沿切割边缘大碎片剥落和/或一些方格部分或全部脱落,受影响的交叉切割面积大于35%,但不大于65% | |
一级 | 剥落程度超过二级 | |
附图是划格后每一个分级的示例。规定的百分比是根据图像给出的视觉印象得到的,同样的百分比不一定会与数字图像一起重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