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13465-2 不透性石墨材料试验仪使用说明书
一、产品概述
1. 产品用途
本试验仪是鬼谷子论坛资料库手机版依据 GB/T 13465.2《不透性石墨材料试验方法 第2部分:抗弯强度》 研制,专用于不透性石墨材料(包括块材、石墨管、粘接剂浇铸件)的抗弯强度测试,适用于科研机构、质检部门及生产企业对材料力学性能的精准检测。
2. 符合标准
· 主要标准:GB/T 13465.2《不透性石墨材料试验方法 第2部分:抗弯强度》
· 相关引用标准:GB/T 13465.1(试样制备、结果处理及报告要求)、GB/T 17657-2022(部分测试流程参考)
3. 新一代技术亮点
· 全自动控制:一键式操作,自动完成加载、数据采集、曲线绘制及结果分析,大幅提升测试效率。
· 高精度传感:配备高灵敏度压力传感器,支持压力与行程同步监测,实时生成载荷-位移坐标曲线,数据精准可靠。
· 多重安全防护:集成过载保护(防止超量程损坏)、紧急停机(突发情况快速中断)、位移限位(避免试样过度变形)等机制,保障操作安全。
二、主要技术参数
项目 | 参数详情 |
最大试验力 | 10kN(支持定制更高量程) |
测试速度范围 | 1~500mm/min(无级调速) |
变形测量精度 | ±0.1%FS(满量程精度) |
测试行程 | 0~300mm(可扩展) |
夹具配置 | 标准三点弯曲夹具(默认);可选配拉伸、压缩夹具 |
数据输出 | USB/蓝牙/WiFi,支持Excel、PDF格式报告导出 |
三、试样要求(依据GB/T 13465.1及GB/T 13465.2)
1. 取样与制备
· 按GB/T 13465.1相关规定进行取样,试样表面应平整无裂纹、无毛刺,边缘光滑。
· 不同类型试样的具体尺寸要求如下:
o 块材:直径×长度 = Φ20 mm±0.1 mm×120 mm±0.5 mm 或 Φ35 mm±0.1 mm×200 mm±0.5 mm;
o 石墨管:长度 = 管外径的5倍 + 30 mm(直径、壁厚按产品规格,长度按公式计算);
o 粘接剂浇铸件:120 mm±0.5 mm(长)×20 mm±0.2 mm(宽)×20 mm±0.2 mm(厚)。
· 表面粗糙度:Ra≤3.2μm(确保表面平整度)。
· 每组试样数量:不少于5个(保证数据代表性)。
四、试验装置及调试
1. 试验装置组成(如图1所示)
· 上压头:
o 块材测试:宽度≥试样直径,长度≥80 mm;
o 石墨管测试:半径R与石墨管名义外径一致,宽度b≥15 mm(详见图2)。
· 支座(下支撑辊):用于固定试样,跨距可调节(精度±0.5 mm)。
· 加载系统:通过压头对试样施加垂直压力,实时监测载荷与位移。
2. 支座跨距要求(依据GB/T 13465.2)
· 块材:100 mm±0.5 mm 或 175 mm±0.5 mm(根据标准要求选择);
· 石墨管:跨距L = 试样外径的5倍(精确计算);
· 粘接剂浇铸件:100 mm±0.5 mm。
五、操作流程
1. 设备准备
1. 1.开机自检:接通电源,启动控制台,系统自动初始化(约10秒),确认无异常提示。
2. 2.选择标准:在配套软件界面选择 GB/T 13465.2(抗弯强度测试) ,进入测试模式。
3. 3.安装夹具:根据试样类型安装对应夹具(默认三点弯曲夹具),确保上压头、支座与试样轴线同轴(对中误差≤0.5 mm)。
2. 试样放置与参数设置
1. 1.放置试样:将试样平稳置于下支撑辊上,调整支座跨距至标准要求值(如块材默认100 mm)。
2. 2.参数设置:
· 加载速度:按标准要求(通常为5 mm/min~10 mm/min,均匀无冲击加载);
· 终止条件:试样断裂 或 达到预设变形量(如压头与试样完全闭合)。
3. 测试执行
· 点击软件界面【开始测试】按钮,压头自动匀速下压,系统实时显示 载荷-位移曲线 ,同步记录数据。
· 观察测试过程,若出现异常(如试样偏移、异响),立即按下紧急停机按钮。
4. 数据管理与报告生成
· 自动计算:测试完成后,系统根据断裂负荷值(P)及试样参数,按以下公式自动计算抗弯强度σ(MPa):
o 块材:σ = 8PL / (πd³) (d为试样直径);
o 石墨管:σ = 8PLD / [π(D⁴ - d⁴)] (D为外径,d为内径);
o 粘接剂浇铸件:σ = 3PL / (2bh²) (b为宽度,h为厚度)。
· 报告生成:自动生成符合GB/T 13465.1格式的测试报告,包含试样信息(编号、尺寸)、测试条件(速度、跨距)、原始数据(载荷-位移曲线)及最终抗弯强度结果(均值±标准差)。支持导出Excel/PDF格式。
六、注意事项
1.试样表面必须清洁无油污、无损伤,否则会影响测试精度。
2.跨距调节需使用专用量具校准,确保符合标准要求(±0.5 mm精度)。
3.加载过程中严禁触碰试样或压头,避免人为干扰导致数据异常。
4.定期检查传感器及机械部件,确保设备处于最佳状态(建议每月校准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