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17657-HM人造板滑动摩擦系数测试仪工作原理详解
一、核心工作原理
1.力学传递系统
恒力矩驱动:通过高精度传力装置(如伺服电机+扭矩传感器)向转动轴施加恒定力矩,驱动测试台基底做匀速滑动运动。
摩擦阻力测量:试样表面与摩擦头接触产生的滑动摩擦阻力(F)由力传感器实时采集,正压力(N)通过预设载荷(如砝码或气压系统)精确控制。
摩擦系数计算:软件自动计算μ=F/N(静态/动态),符合GB/T 17657-2022标准定义。
2.双模块结构
试验主机:
包含转动轴、测试台、摩擦头夹具、力传感器等机械组件。
基底滑动速度可调(如50-300mm/min),确保测试条件一致性。
智能控制系统:
上位机软件控制试验参数(力矩、速度、次数),实时显示扭矩-时间曲线、力值-位移曲线。
支持多通道数据同步采集,消除人为读数误差。
二、智能化功能
1.动态数据可视化
试验过程中实时显示:
瞬时摩擦系数(当前试验值)
扭矩变化曲线(反映滑动稳定性)
时间-力值关系图(分析摩擦波动)
2.可编程试验设置
自定义试验次数(如5次循环测试取平均值)。
自动保存历史数据,支持多组试样结果对比分析。
3.标准化报告输出
通过USB/RS232接口导出报告,包含:
原始数据表格(力值、位移、时间戳)
曲线图谱(符合GB/T标准图示要求)
统计结果(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
三、关键参数与技术保障
项目 | 参数/说明 |
力矩控制精度 | ±0.5%FS(全量程),确保驱动稳定性 |
力值分辨率 | 0.01N,可检测微小摩擦差异 |
数据采样率 | ≥100Hz,捕捉动态摩擦细节 |
环境适应性 | 温度补偿技术,减少23±5℃范围内的温漂影响 |
四、操作流程示例
1.试样安装:将裁切后的人造板(如200×100mm)固定于测试台,确保表面平整无污染。
2.参数设定:在上位机输入正压力(如100N)、滑动速度(如200mm/min)、试验次数(如3次)。
3.启动测试:软件自动控制伺服电机驱动转动轴,采集数据并生成报告。
五、典型应用场景
饰面板质量控制:检测三聚氰胺贴面层的耐磨性是否达标(如μ≤0.35)。
工艺优化:对比不同抛光工艺对纤维板表面摩擦系数的影响。
研发验证:评估新型防滑涂层(如硅胶改性)的性能稳定性。
六、厂商技术支持
鬼谷子论坛资料库手机版提供:
GB/T 17657-2022标准解读培训。
设备校准服务(力传感器、位移标定)。
定制化夹具开发(适配非标试样)。
注意事项
定期清洁摩擦头,避免残留物影响测试精度。
校准周期建议≤6个月(或1000次测试后)。
试验报告需包含环境温湿度记录,确保数据可追溯性。
(注:部分参数可能因配置升级调整,请以最新技术手册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