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验目的
规范冻土试样(包括原状土试样与重塑土试样)的制备流程,明确原状土与重塑土的定义及技术要求,针对不同来源(冻结壁、钻孔等)的土样,通过标准化采集、保存、加工及处理步骤,制备符合试验需求的标准尺寸冻土试样(外形尺寸误差≤1.0%,两端面平行度≤0.5mm),为冻土力学、热学等性能测试提供可靠基础。
二、基本概念
· 原状土:从天然状态(冻结或未冻结)土层中取出后,其颗粒组成、含水量、密度、胶结性及原生结构等物理特性未发生改变的土样。
· 重塑土:原状土经人工重新制备(如烘干、破碎、配水、击实等处理),其胶结性、密度及结构等物理特性与原状土存在差异的土样。
· 试样:按本方法规定流程制备,用于冻土相关试验测试的冻结土样。
· 负温原状土试样:直接从冻结土结构物(如冻结壁)获取的冻结原状土块,经修整外形、平行端面等加工后形成的冻土试样,保留原始冻结状态及结构特性。
· 负温重塑土试样:由未冻原状土经烘干、破碎、配水、重塑击实后,再于负温条件下冻结成型的冻土试样,其物理特性(如密度、含水量)可通过人工调控。
三、仪器设备
(一)采集与储运设备
· 取土工具:风镐(适用于硬质冻土)、铁锹(适用于松散未冻土)、岩芯钻具(适用于钻孔取样)。
· 储运设备:冻土集装箱(容量≥0.03m³,具备保温防震功能)、冷藏运输车(温度控制范围-30~-1℃)。
(二)保存与量测设施
· 保存设施:负温冷库或冷箱(温度≤-30℃,用于试样长期保存)。
· 量具:台秤(两台,量程10kg/感量10g、量程1kg/感量0.1g)、量筒(量程100mL/分度1mL)、直角尺(200mm×200mm/分度1mm)。
(三)处理与成型工具
· 破土设备:颚式碎土机(或其他合规破碎设备,用于重塑土制备)。
· 成型模具:击实筒、环刀(标准规格:φ50mm×100mm、φ61.8mm×150mm、φ100mm×200mm)、切土盘、切土器等。
· 辅助工具:烘箱(控温105~110℃)、保湿器、干燥器、木锤、橡皮板、玻璃缸、修土刀、钢锯、凡士林、保鲜膜、塑料袋、土样标签及各类盛土器皿。
四、技术要求
(一)土样采集基本要求
1. 尺寸规范:
o 从冻结壁或未冻地层直接采集的土样,单块最小尺寸≥250mm×250mm;
o 通过检查钻孔获取的芯样,最小尺寸≥φ90mm×200mm。
2. 数量匹配:土样总量需满足后续所有试验项目的需求(如力学、热学等)。
3. 原始记录:采集时需详细记录土性(如砂质、黏质)、标高、层位及数量等信息,并对每块土样进行唯一编号,粘贴标签标识。
(二)试样成型基本要求
1. 规格标准:优先采用φ50mm×100mm、φ61.8mm×150mm、φ100mm×200mm三种标准尺寸;试样最小边长需大于土样中最大颗粒粒径的10倍(避免颗粒分布不均影响试验结果)。
2. 外形精度:
o 外形尺寸误差≤1.0%(如φ50mm环刀试样,直径偏差≤±0.5mm);
o 两端面平行度≤0.5mm(确保加载均匀性)。
3. 重塑土特性控制:
o 含水量:与天然含水量偏差≤1.0%(或按项目特殊要求),同一组试样间含水量差值≤1.0%;
o 密度:与天然密度偏差≤0.03g/cm³,同一组试样间密度差值≤0.03g/cm³;
o 均匀性:配土时粗细颗粒混合均匀,击实后密度分布一致。
五、试验步骤
(一)土样采集及接收管理
1. 冻土样(冻结状态土样)的采集与接收
· 现场采集:从冻结壁或冻土墙获取冻结土块,用修土刀修整至所需尺寸(如φ90mm×200mm),同步记录土性(如富冰/少冰)、标高、层位及数量。
· 包装运输:
o 土样用双层塑料袋密封,粘贴标签并系线绳固定;
o 外层包裹棉絮/玻璃棉/泡沫塑料等保温材料,再次用双层塑料袋封装,标明标签及土样记录;
o 装入冻土集装箱,通过冷藏车(温度-15~-10℃)恒温运输至试验室。
· 验收与保存:
o 试验人员核对土样记录(编号、层位、尺寸等),验收合格后签字登记;
o 按层位分类存放在≤-10℃的负温冷库指定位置;
o 试验后土样需保存至试验报告提交后半年(特殊要求可协商延长)。
2. 未冻土样(非冻结状态土样)的采集与接收
· 现场采集:从地质检查孔获取芯样(刮除泥浆皮)或未冻地层土样,用修土刀修整至所需尺寸,记录土性、标高、层位及数量。
· 包装运输:按冻土样包装要求(双层塑料袋+保温材料+标签),但需额外将土样浸入石蜡密封(防止水分散失),再装入土样箱运输。
· 验收与保存:验收流程同冻土样,验收后存放于常温试验室(避免提前冻结);试验后土样保存要求与冻土样一致。
(二)试样制备步骤
1. 负温原状土试样的制备(直接利用冻结原状土)
· 操作环境:在负温试验室(温度≤-30℃)内进行,避免试样解冻。
· 加工流程:
1. 小心开启原状土包装,根据土样自然沉积方向(如层理特征)辨别上下层次;
2. 用钢锯平行锯平土样两端(无特殊要求时,试样轴向与自然沉积方向一致);
3. 用削土刀、切土盘及切土器修整土块,使其符合技术要求(尺寸规格、平行度≤0.5mm);
4. 制备过程中记录土样层位、颜色、杂质分布、土质均匀性及裂缝情况等信息。
2. 负温重塑土试样的制备(人工调控特性)
· 操作环境:主要步骤在常温试验室进行,最终冻结在负温环境。
· 制备流程:
1. 土样预处理:开启未冻土样密封层,去除表皮,记录颜色、土类、气味及夹杂物;选取代表性土样测定天然含水量及密度。
2. 烘干破碎:将土样切碎后放入烘箱,在105~110℃下恒温烘干至完全干燥,冷却至室温后放入干燥器备用;破碎时避免破坏原生颗粒(如砂粒、黏粒保持完整)。
3. 配水混合:根据测定的天然含水量,计算所需加水量(目标含水量偏差≤1.0%),将干土与水均匀搅拌(确保粗细颗粒混合一致),密封后放入保湿器存放≥24h(使水分充分渗透)。
4. 成型击实:清洗成型模具(如环刀)并均匀涂抹凡士林(减少脱模摩擦),分次装入配水后的土样,用击实筒或木锤均匀击实(控制密度与天然密度偏差≤0.03g/cm³)。
5. 冻结定型:将成型的试样连同模具密封,放入≤-30℃的冷库中速冻4~6h(确保内部完全冻结)。
6. 脱模修整:在目标试验温度下脱模,用修土刀修整两端面及侧面,使其符合尺寸规格(φ50/61.8/100mm×对应高度)及平行度要求(≤0.5mm)。
7. 保存待用:贴标签(注明来源、层位、重量、制备日期),装入塑料袋密封后置于试验温度下恒温存放;24~48h后(确保温度平衡)可用于力学或热学试验。
注意事项:制备过程中需严格记录每一步操作参数(如配水量、击实次数、冻结时间等),确保试样可追溯性;不同试验项目(如抗压、冻胀)可根据具体需求调整试样尺寸或含水量控制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