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鬼谷子论坛资料库手机版 官方网站!

混凝土配合比模拟试验教学系统 :→ 学生注册  → 学生模拟软件客户端下载  |  → 教师登陆

欢迎来电咨询

400-860-9117

新闻中心

全国服务热线

400-860-9117

整站搜索

  •    

  • 技术过硬,据实报价

    常见问题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常见问题

    ​TD50123-GS型灌砂法密度试验仪使用说明书

    2025-08-18 14:20:36 已有 7 人浏览 作者:网站管理员

    一、用途

    本仪器适用于现场测定粗粒土、细粒土(最大粒径≤60mm)及路面基层、底基层材料的干密度与压实度,是土工试验中测定路基、路面压实质量的常用设备。通过测量试坑内填砂质量与体积,结合试样含水率计算土体密度,为工程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二、仪器设备组成

    1. 核心仪器:灌砂法密度试验仪(带套环配置)

    包括以下部件(见图2.1.1):

    漏斗:控制量砂均匀下落的漏斗装置;

    漏斗架:固定漏斗高度与位置的支架;

    防风筒:减少环境风力对灌砂过程干扰的环形筒(无风环境可省略);

    套环:直径约150~250mm(根据试坑尺寸选择)的金属圆环,用于限定试坑体积;

    3个固定器:用于将套环稳固固定于试验地面的装置。

    2. 辅助设备

    台秤:

    称量10kg,分度值5g(适用于小范围试样);

    称量50kg,分度值10g(适用于大范围试样)。

    量砂:粒径0.25~0.5mm的干燥清洁标准砂,总量10~40kg(需提前校准密度)。

    其他工具:带盖量砂容器(用于存储与称量量砂)、直尺(刮平砂面用)、铲土工具(如小铲、镐等,用于挖试坑)、盛土容器(带盖,存放试样)、含水率测定装置(如烘箱、铝盒等)。

    三、仪器设备的检定与校准

    1. 台秤

    必须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如JJG 1003-2006《电子台秤检定规程》或相应机械台秤规程)定期检定,确保称量精度符合要求(分度值≤5g/10g)。

    2. 量砂

    需按本规程附录A要求制备:

    使用前需充分风干(避免含水分影响密度),并通过0.5mm筛去除杂质;

    校准其密度(单位体积质量),方法为在已知容积的容器内装满干燥量砂,称量后计算密度(通常标准值为1.4~1.6g/cm³,具体以实测为准),并定期复检。

    四、操作步骤

    (一)使用套环的常规操作流程(适用于需精确控制试坑体积的情况)

    步骤1:试验场地准备

    选择约40cm×40cm的平坦、坚实地面(若测试填土压实度,需先清除表面未压实土层,并挖除部分压实土层至规定深度,确保试坑底达到设计检测深度)。

    步骤2:初始量砂质量称量与套环灌砂

    称量盛有量砂的容器总质量(记为m1,精确至5g/10g)。

    将灌砂仪放置在整平的地面上,用固定器将套环牢固固定于地面(确保套环垂直且与地面紧密贴合)。

    通过漏斗将量砂缓慢灌入套环内,直至套环完全灌满(砂面与套环上缘齐平)。

    移除漏斗、漏斗架及防风筒(无风环境可跳过防风筒),用直尺紧贴套环边缘刮平套环顶部多余的量砂,使砂面与套环边缘平齐。

    将刮下的量砂小心倒回原量砂容器(避免洒落),称量此时容器与剩余量砂的总质量(记为m2)。

    步骤3:套环内量砂取出与清理

    将套环内的量砂全部取出(允许少量残留于环内),单独称量其质量(记为m环内),随后倒回量砂容器。

    步骤4:试坑开挖与试样处理

    在套环内垂直向下挖试坑,试坑尺寸需符合表2.3.4要求(根据土的最大粒径选择):

    试样最大粒径(mm)

    试坑直径(mm)

    试坑深度(mm)

    5(或20)

    150

    200

    40

    200

    250

    60

    250

    300

    80(或更大)

    200~800

    1000

    挖坑时需小心操作,确保将已松动的全部试样取出(避免破坏坑壁),将试样装入带盖容器并密封,称量容器与试样的总质量(记为m3),同时取部分代表性试样测定含水率(记为w)。

    步骤5:试坑灌砂与最终量砂质量称量

    在套环上重新安装防风筒、漏斗架及漏斗。

    通过漏斗将量砂缓慢灌入试坑内,控制砂下落速度均匀(避免冲击导致砂体积不密实),直至砂面与套环上缘齐平(即灌满试坑)。

    移除漏斗、漏斗架及防风筒,用直尺刮平套环顶部砂面,使砂面与套环边缘平齐。

    将刮下的量砂全部倒回量砂容器,称量此时容器与剩余量砂的总质量(记为m4)。

    注:

    若量砂湿度变化或混入杂质,需重新风干过筛后校准密度;

    若试坑内存在较大孔隙(如土体松散),量砂可能进入孔隙导致体积测量误差,此时需在试坑底部松弛地铺一层薄纱布(如纱布),再灌砂以减少干扰。

    (二)不使用套环的简化操作流程(适用于无套环配置或快速检测)

    步骤1:试验场地准备

    按本规程要求选择平坦地面,按表2.3.4规定尺寸直接挖试坑(无需套环限定体积)。

    步骤2:初始量砂质量称量与试坑灌砂

    称量盛有量砂的容器总质量(记为m1)。

    在试坑正上方放置防风筒和漏斗(无风可省略防风筒),通过漏斗将量砂缓慢灌入试坑内,控制下落速度均匀,直至试坑完全灌满(砂面与原地面齐平)。

    步骤3:最终量砂质量称量

    移除漏斗及防风筒,用直尺刮平试坑表面多余的量砂,使砂面与原地面完全平齐,将刮下的多余量砂倒回量砂容器。

    称量此时容器与剩余量砂的总质量(记为m2)。

    五、注意事项

    量砂管理:必须使用干燥、清洁的标准砂(粒径0.25~0.5mm),使用后需密封保存;若受潮或混入杂质,需重新风干过筛并校准密度。

    操作规范:灌砂时需控制下落速度均匀,避免冲击导致砂密实度不均;刮平砂面时需紧贴套环/地面边缘,确保砂面齐平。

    试坑要求:挖坑时不得扰动坑壁周围土体,试样需全部取出并密封保存;若土体松散或有大孔隙,需按说明处理(如铺纱布)。

    环境因素:无风环境可省略防风筒;强风天气需使用防风筒以减少量砂飞散误差。

    含水率测定:试样含水率需同步测定(通常取代表性试样约15~30g,放入铝盒烘干至恒重),结果用于计算干密度。

    六、维护与保养

    试验后及时清理漏斗、套环内的残留砂粒,防止堵塞;

    定期检查固定器、支架的稳固性,确保套环垂直固定;

    量砂容器需保持干燥清洁,避免锈蚀影响称量精度;

    长期不用时,将仪器存放于干燥通风处,避免雨淋与日晒。


    本文地址: /cjwt/1885.html
    关键词:

    上一篇:冻土融化压缩试验方法步骤详解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