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50123-CSS型粗粒土水平渗透试验仪使用说明书
一、产品简介
TD50123-CSS型粗粒土水平渗透试验仪是依据GB/T 50123-201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设计研发的专用试验设备,适用于粗粒土(如砂砾石、卵石等)的渗透特性测试。本仪器采用渗透水流由左向右的水平流动方式,主要用于测定粗粒土的渗透系数、干密度、孔隙率、渗透坡降及渗流流速等关键参数,为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等领域中粗粒土的渗透稳定性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二、技术参数
项目 | 参数详情 |
试筒尺寸 | 直径ф300mm(内径) |
试筒高度 | 600mm |
供水箱规格 | φ200mm×200mm(不锈钢材质,可保持常水头) |
控制方式 | 按钮控制(操作简单,支持手动调节水位) |
整机重量 | 238kg |
电源电压 | 220V(标准家用/实验室电压) |
外形尺寸(长×宽×高) | 120cm×90cm×200cm |
三、仪器结构
本仪器由以下主要部件组成(其余辅助工具由实验室自行配备):
机箱:承载试件桶、供水系统及控制组件的主体框架,提供稳定的试验平台。
试件桶:内径ф300mm、高600mm的圆柱形容器,用于装填粗粒土试样并形成水平渗透通道。
供水设备:包括不锈钢水箱(用于储存试验用水,支持常水头试验)、橡皮管(连接水箱与试件桶,输送水流)及提升架(用于精确调节水箱高度,控制水头差)。
量测设备:测压管(用于监测渗透过程中各测点的压力水头变化,分析渗透坡降)。
控制组件:按钮开关(含点动上升/下降、复位、启动等功能键)及高度设置面板(用于设定目标水位高度)。
四、操作说明
(一)控制面板功能操作
点动上升:按住此键,水位平台(供水箱)缓慢上升;松开后停止上升。
点动下降:按住此键,水位平台缓慢下降;松开后停止下降。
复位:按下此键,水位平台自动下降至下限位(初始位置)。
启动:按下此键,水位平台快速上升至预设的目标高度(需提前通过“高度设置”输入数值)。
高度设置:点击“设置高度”按钮,通过数字输入试验所需的水位高度值,确认无误后按“OK”保存设置。
温度标定:按下“温度标定”按钮,输入密码8888进入标定界面,根据实际环境温度输入当前温度值(用于修正温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水位标定:按下“水位标定”按钮,输入密码8888进入标定界面,根据实际水位高度输入测量值(用于校准水位传感器的准确性)。
五、使用方法
(一)试样饱和(关键步骤:排除试样内空气)
装样后测量:试样装填完成后,使用游标卡尺或其他量具测量试样的实际厚度(高度)。
水头饱和法:采用无气水(若使用自来水,需提前静置曝气至少1天以减少溶解气体)作为试验用水,通过供水箱形成常水头。初始时使水箱水位略高于试样底面位置,随后缓慢提升水箱(每次提升1cm),待水箱水位与试样内水位齐平时暂停10分钟,再继续提升。随着水位上升,水从试件桶底部向右(水平方向)渗入试样,逐步排除内部空气。
测压管连接:水位上升过程中,同步接通对应的测压管(确保测压管与试样内部连通),实时监测水头变化。
排气注意事项:为避免水中气泡堵塞试样孔隙(影响渗透系数准确性),需保证试验用水温度不低于室温;若条件允许,可采用其他排气措施(如真空饱和辅助)。
(二)荷载施加(可选步骤)
若工程要求在试验过程中对试样顶面施加荷载(模拟实际工况),可通过上盖板对试样施加垂直压力(水平渗透仪通常通过上盖板传递荷载,具体根据实验室配套设备调整)。
(三)渗透试验参数设置
初始渗透坡降与递增值:根据试样中细粒含量初步判断渗透变形类型(如细粒含量高易发生管涌,细粒含量低易发生流土),并按以下原则设置:
管涌破坏:初始渗透坡降宜小(如0.02~0.03),递增值逐步增大(如0.05→0.1→0.15→…);接近临界坡降时,递增值需进一步减小(如0.01~0.02)。
流土破坏:初始渗透坡降可适当提高(如0.05~0.1),递增值放大(如0.1→0.2→0.3→…)。
核心目标:既测得试样临近变形前的临界坡降,又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四)试验流程
初始水头设置:提升供水箱,使水箱水面高出试件桶的溢水口(上进水口),形成稳定的常水头差,从而建立初始渗透坡降。
分级水头试验:
管涌土:第一级水头初始渗透坡降建议为0.02~0.03,后续按0.05、0.1、0.15、0.2、0.3、0.4、0.5、0.7、1.0、1.5、2.0…梯度递增(接近临界坡降时递增值减小)。
非管涌土:初始渗透坡降可适当提高(如0.05~0.1),递增值可放大(如0.1→0.2→0.3…)。
数据监测:每升高一级水头后,静置30分钟至1小时,期间进行以下操作:测记各测压管水位(精确至毫米),并用量筒测读渗水量3次(每次间隔10~20分钟,取平均值)。
同步测量水温与室温(记录试验环境参数)。
观察并记录试验现象:水的浑浊程度(是否变浑)、是否冒气泡、细颗粒是否跳动/移动/被带出、土体是否悬浮或整体浮动、渗流量及测压管水位的变化趋势等(详细描述并记录于试验表格中)。
稳定判断与升级:若连续3次测得的水位及渗水量基本稳定(波动范围≤允许误差),且无异常现象(如细颗粒突发流失),则提升至下一级水头;否则需延长当前水头的观测时间。
试验终止:当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结束试验:
试样发生明显破坏(如管涌土中细颗粒大量流失,流土土体整体浮动或悬浮);
水头无法继续增加(达到设备极限或试样完全饱和稳定)。
六、试验成果整理
试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应严格遵循GB/T 50123-201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的相关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计算各级渗透坡降下的渗透系数(通过达西定律公式推导);
确定临界坡降(管涌起始坡降)与破坏坡降(流土或整体失稳坡降);
绘制渗透坡降-渗流量关系曲线、渗透坡降-测压管水位关系曲线等;
结合试验现象(如细颗粒流失位置、土体变形特征)综合判断粗粒土的渗透稳定性。
七、注意事项与维护
试验用水:优先使用无气水(或静置曝气后的自来水),避免水中溶解气体影响渗透系数准确性;水温需≥室温,减少温度对气泡析出的影响。
试样密封:确保试件桶与各连接部件(如测压管、供水管)密封良好,防止渗漏导致水头不稳定。
操作安全:操作按钮时避免用力过猛,防止设备损坏;水位提升过程中需缓慢调节,避免水压突变冲击试样。
清洁与保养:试验结束后,排空供水箱及管路内的积水,清理试件桶内残留土样,保持仪器表面无污渍;长期不用时,断开电源并覆盖防尘罩。
定期校准:定期对测压管、水位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进行校准(通过“水位标定”“温度标定”功能),确保数据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