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744-A型沥青混合料裂纹扩展试验机(半圆形弯曲法)使用说明书
一、产品概述
TD744-A型沥青混合料裂纹扩展试验机(半圆形弯曲法)是鬼谷子论坛资料库手机版依据JTG 3410-2025《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中T0744—2025标准研发的专业检测设备,专用于通过半圆形弯曲法测定沥青混合料的断裂能与柔性指数,精准评估其在低温或荷载作用下的抗裂纹扩展性能,为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路用性能优化及耐久性评价提供关键数据支撑。
二、适用标准与试验目的
2.1适用标准
严格遵循JTG 3410-2025《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T0744—2025技术要求。
2.2试验目的
通过半圆形弯曲加载模拟沥青混合料在实际服役中因温度收缩、荷载作用产生的裂纹扩展过程,测定其断裂能(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量消耗能力)与柔性指数(裂纹扩展非线性阶段的变形特性),评价混合料的抗裂韧性。
2.3适用条件
•标准试验温度:25℃±0.5℃
•加载速率:50mm/min±5mm/min(恒定控制)
•试件公称最大粒径:≤31.5mm
三、主要技术参数
项目 | 技术指标 |
轴向加载装置 | 量程≥10kN,分辨力10N,精度±1%;加载速率50mm/min±1mm/min(恒定控制) |
弯曲夹具 | 压头曲率半径12.5mm±0.5mm;钢底板+2个直径25mm钢辊;压条可水平旋转微调对中 |
位移测量装置 | 量程≥30mm,精度±0.01mm(推荐LVDT传感器,原厂行程传感器经校准达标亦可使用) |
数据采集系统 | 采集频率≥50Hz,同步记录荷载、位移、时间;支持50mm/min±5mm/min速率精准控制 |
温控系统 | 配套恒温水槽/气浴恒温箱(选配),控温精度±0.5℃ |
试件尺寸 | 半圆形,高度74mm±1mm(由圆柱形切片切割制得) |
切缝要求 | 深度15mm±1mm,宽度1.5mm±0.1mm |
四、仪器组成与结构
本设备主要由以下核心部件构成(参考图T0744-1/图T0744-2):
•轴向加载装置:包含伺服电机驱动的加载压头(接触曲率半径12.5mm±0.5mm),实现恒速率垂直加载。
•弯曲夹具:由钢底板、2个直径25mm钢辊(支撑试件两端)、压条(水平可调对中)及LVDT定位架(监测位移)组成。
•位移测量系统:高精度LVDT位移传感器(或经校准的原厂行程传感器),量程≥30mm,精度±0.01mm。
•荷载测量系统:高灵敏度荷载传感器(量程≥10kN,分辨力10N,精度±1%)。
•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连接荷载、位移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并控制加载速率,自动生成荷载-位移曲线。
•温控箱(选配):恒温水槽或气浴恒温箱,用于试件恒温至25℃±0.5℃。
五、试验准备
5.1试验机检查与标定
•标定周期: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首次使用前,或每12个月/每测试200次至少标定一次。
•检查要求:确保荷载、位移数据采集通道无相位偏移,传感器零点稳定,加载速率控制精度达标(50mm/min±5mm/min)。
5.2试件制备与要求
(1)试件来源与成型
可采用以下任一方法制备试件:
•旋转压实法:按T0740拌制沥青混合料,或从拌和楼取料(T0701)经短期室内老化后,采用旋转压实法成型直径150mm±1mm、高度115mm的试件;若公称最大粒径≥26.5mm,则成型高度160~170mm。脱模后中部切取2个厚度为50mm±2mm(常规粒径)或65mm±2mm(≥26.5mm)的圆柱形切片,再将每个切片沿对称轴切成2个高度74mm±1mm的半圆形试件(如图T0744-3)。
•轮碾法:按T0703轮碾法成型厚度≥50mm(≥26.5mm时≥75mm)的试件,脱模后钻芯或切割得直径150mm±1mm、厚度50mm±2mm(≥26.5mm时65mm±2mm)的圆柱形试件,再切为74mm±1mm半圆形。
•现场芯样法:按T0701现场钻取直径150mm±2mm的芯样(厚度≥35mm,≥26.5mm时≥50mm),切割为35~50mm(≥26.5mm时50~65mm)的切片,再切为74mm±1mm半圆形。
(2)切缝加工
沿每个半圆形试件的对称轴切出1条切缝:
•深度:15mm±1mm
•宽度:1.5mm±0.1mm(需用专用切缝机控制,误差≤0.05mm)
(3)试件尺寸检验
•高度:用游标卡尺测量试件两面的高度,取平均值(精确至0.1mm);任一单值与平均值偏差>0.5mm则废弃。
•有效高度/切缝深度:测量两面有效高度及切缝深度,取平均值(精确至0.5mm);切缝深度不达标则废弃。
•厚度:在切缝中1~5标识位置(图T0744-4)用游标卡尺测5点厚度,取平均值(精确至0.1mm);任一值与平均值偏差>0.5mm或整体不满足74mm±1mm则废弃。
•切缝宽度:用高度块组(精度±0.01mm)测3点缝宽,取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05mm);不满足1.5mm±0.1mm则废弃。
•切缝偏心:检查切缝中心与半圆轴线的偏差≤±1.5mm。
(4)其他参数验证
按规程测定试件的空隙率(Vv)、矿料间隙率(VMA)、沥青饱和度(VFA)等,要求空隙率与设计值偏差≤±1%。
(5)试件保存
制备后2d内不试验时,需在≤15℃环境下避光保存(≤14d),水平放置于平整硬玻璃板/瓷砖上,不可堆叠。
(6)有效试件数量
每组试验不少于4个有效试件。
六、试验步骤
6.1试件恒温
将试件装入密封塑料袋中,置于已调温至25℃±0.5℃的恒温水槽/温控箱中,保温≥4h或恒温过夜(确保内外温度均匀);试件间距≥10mm。
6.2试件安装与对中
•从恒温环境取出试件(若用水槽需先去除塑料袋),按图T0744-2所示对中放置于弯曲夹具的钢辊上,试件与钢辊间垫聚四氟乙烯塑料片(厚度适配,避免刚性接触)。
•调整试件位置,确保加载时荷载方向沿试件径向垂直穿过中心及切缝中线。
6.3初始接触荷载施加
对试件施加接触荷载(含压头质量)0.1kN±10N,加载速率为0.05kN/s,并记录实际接触荷载(需扣除压条质量)。
6.4正式加载与试验终止
•达到0.1kN接触荷载后,立即以50mm/min±5mm/min速率进行垂直加载。
•终止条件:当荷载突然下降至0.1kN以下时停止试验,观察裂纹发展区域——若裂纹超出试件中线±15°范围(图T0744-5),则该试件数据无效。
•时间限制:试件从恒温箱取出至试验结束,总时间不超过60s。
七、数据处理
7.1曲线绘制与参数提取
•绘制荷载-位移曲线(横坐标:位移mm;纵坐标:荷载kN),典型曲线分为两阶段:
•第1阶段:初始加载至峰值荷载前的线性/非线性段(采用式T0744-1拟合);
•第2阶段:峰值荷载后至荷载降至0.1kN的软化段(采用式T0744-2拟合)。
•若试验结束前最小荷载>0.1kN,需将曲线外延至荷载0.1kN。
7.2关键指标计算
•断裂能:通过积分荷载-位移曲线计算裂纹扩展全过程消耗的能量(软件自动计算)。
•柔性指数:基于峰后拐点切线斜率(m)与临界位移等参数,反映裂纹扩展非线性阶段的变形能力(精确至0.1)。
•其他参数:峰值荷载、位移平均值及变异系数;峰后拐点切线斜率m、临界位移平均值及变异系数(变异系数计算规则见标准)。
7.3结果有效性
•一组试件取各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若柔性指数变异系数不满足要求,可剔除偏差最大值后重新计算,但有效试件数不得少于4个。
八、允许误差
•柔性指数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30%(符合T0744—2025要求)。
九、试验报告内容
试验报告应包含以下信息:
1.试验项目名称(沥青混合料裂纹扩展试验-半圆形弯曲法)及执行标准(JTG 3410-2025 T0744—2025)。
2.沥青混合料基本参数:类型、密度、空隙率(Vv)、矿料间隙率(VMA)、沥青饱和度(VFA)。
3.试件信息:接样日期、试件厚度(74mm±1mm)、韧带长度(切缝间距离)、公称最大粒径。
4.试验条件:试验日期、设备名称(TD744-A型)、型号及编号;试验温度(25℃±0.5℃)、加载速率(50mm/min±5mm/min);试件切缝长度、宽度、有效高度、厚度(实测平均值及偏差)。
5.测试结果:峰值荷载、位移的平均值及变异系数;峰后拐点切线斜率m、临界位移的平均值及变异系数;柔性指数的平均值及变异系数。
6.其他说明:试件异常情况(如废弃原因)、设备状态、环境温湿度等。
十、注意事项
1.试件切缝加工:必须使用专用切缝机控制深度(15mm±1mm)与宽度(1.5mm±0.1mm),避免人工切割误差。
2.恒温控制:试件必须在25℃±0.5℃环境下保温足够时间(≥4h),且从恒温环境取出至试验结束不超过60s,防止温度波动影响结果。
3.加载对中:试件必须严格沿径向垂直加载,避免偏心导致数据失真;压条与钢辊需保证试件水平放置。
4.设备维护:定期清洁位移传感器与加载压头,避免粉尘或残留物影响测量精度;长期停用后启用需检查温控系统与传感器校准状态。
5.异常处理:试验中若出现中途断电、设备故障或试件裂纹偏心(超出中线±15°),需废弃该试件并重新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