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730—2025 沥青混合料渗水试验
本文引用JTG 3410-2025《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T0730—2025 沥青混合料渗水试验
1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渗水系数,以检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2仪具与材料
2.1路面渗水仪:半自动式,结构及尺寸如图T0730-1所示,上部为透明有机玻璃量筒,容积600mL,上有刻度,在100mL及500mL处有粗标线,10mm高度为20mL;下部为透明有机玻璃筒,通过铝或不锈钢材质的连接座与上部相接,通过固定座固定在底座上;底座为铝或不锈钢材质,下方开口内径150~151mm、外径300mm,上方中部有一个出水孔,直径为25mm±2mm;渗水仪内部设置一个活塞,底部为橡胶塞,外径稍大于出水孔孔径;渗水仪内部设置一个液位传感器,其与外部显示器连接,试验时显示器实时显示液面高度和渗水系数。
注:在本规程过渡阶段,对于渗水系数不大于300mL/min的沥青混合料,允许继续采用旧渗水仪进行试验,但对于新购置渗水仪应满足本方法要求。
2.2套环:变厚度金属圆环,底部为刀口,外径为149~150mm,宽度5mm,上壁厚约5mm,主要防止密封材料被挤压进入测试面而导致渗水面积不一致。
2.3塑料圈:内径150mm、外径300mm。
2.4配重:铸铁或不锈钢,两块1/2圆或四块1/4圆,总质量约10kg。
2.5秒表。
2.6密封材料:橡皮泥。
2.7试验用水:洁净水,水温为15~25℃。
2.8其他:粉笔、刮刀等。
3方法与步骤
3.1准备工作
3.1.1按照本规程T0703轮碾法成型沥青混合料试件,一组试件不少于2个。成型试件的空隙率与设计空隙率之差应≤±1%。
3.1.2组合安装渗水仪。
3.1.3将渗水仪通过支架或垫块直接水平支在一个接水容器(大桶或水槽等)上。按照3.2方法,测定渗水仪流过100mL和500mL时间差,测量不少于5次,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渗水仪自由排空的时间(记为tr),准确至0.1s。tr应≤0.8s。
3.2试验步骤
3.2.1将试件通过支架或垫块水平支在一个接水容器(大桶或水槽等)上,将塑料圈对中放在试件上。用粉笔分别沿塑料圈画一个圆环。取走塑料圈,用密封材料将圆环位置进行密封,密封材料应有一定厚度。
3.2.2将套环对中放在试件表面,清除套环内任何密封材料或废报纸等杂物;然后将渗水仪对中放在试件表面、用劲均匀压在圆环密封材料上。必要时将配重加在渗水仪底座上。
3.2.3将橡胶塞塞紧渗水仪出水孔;向量筒中注满水。然后向上轻拔活塞、挂在上部有机玻璃量筒顶端,量筒中水通过出水孔下行、排出渗水仪下部空间、底座与试件间隙中空气,必要时向量筒中补充加水;当量筒中水面下降速度变慢,上部量筒、排气管中无气泡时,向量筒中补充加水,液面至0刻度线。
3.2.4按如下方法之一进行测定:
(1)待水面下降至100mL刻度,立即计时,测记180s相应液面的水量。
(2)待水面下降至100mL刻度,立即计时,液面下降迅速,未达到180s液面已经下降至500mL刻度线,则测记液面达到500mL刻度线的时间。
(3)若在进行3.2.3步骤中,水下降速度非常缓慢,计时180s目测水面下降不超过100mL刻度线。记录起始液面相应的水量,同时计时,测记计时300s相应液面的水量。
(4)同一试件,再次加水至液面达到0刻度线,再测定2次。
3.2.5测试过程中,如水从底座与密封材料间渗出,说明密封不够,应重新密封。
3.2.6按以上方法,完成一组2个试件测定。
4数据处理
4.1按式(T0730-1)计算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渗水系数,精确至0.1。
Cw=(v2-v1)×60/(t2-t1-t0) (T0730-1)
式中:Cw——渗水系数,mL/min
v1——第一次计时的水量,mL
v2——第二次计时的水量,mL
t1——第一次计时的时间,s
t2——第二次计时的时间,s
t0——渗水仪影响时间,s 。若第二次计时的水量达到500mL,则t0=tr,即为渗水仪自由排空的时间;当其他条件时,t0=0。
4.2一个试件取3次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
4.3取一组试件算术平均值的平均值作为沥青混合料的渗水系数,精确至1mL/min。
5报告
5.1试验项目名称和执行标准。
5.2沥青混合料的类型、毛体积相对密度、空隙率。
5.3接样日期、样品描述。
5.4试验日期,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及编号。
5.5渗水仪自由排空的时间和混合料渗水系数。
5.6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在我单位整理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部分错误,仅供参考,建议购买正版试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