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鬼谷子论坛资料库手机版 官方网站!

混凝土配合比模拟试验教学系统 :→ 学生注册  → 学生模拟软件客户端下载  |  → 教师登陆

欢迎来电咨询

400-860-9117

新闻中心

全国服务热线

400-860-9117

整站搜索

  •    

  • 技术过硬,据实报价

    沥青试验标准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试验标准>沥青试验标准

    T0755—2025 稀浆混合料负荷轮黏砂试验

    2025-09-18 17:28:06 已有 5 人浏览 作者:网站管理员

    T0755—2025  稀浆混合料负荷轮黏砂试验

     本文引用JTG 3410-2025《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T0755—2025  稀浆混合料负荷轮黏砂试验

    1目的与适用范围

    1.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稀浆混合料的黏附砂量,以确定其沥青用量的上限。

    1.2本方法标准试验条件为室内、气温23℃±2℃;当采用其他气温、湿度条件时,应在报告中注明。

    2仪具和材料

    789.jpg

    TD755-1型稀浆混合料负荷轮粘砂试验仪

    2.1负荷轮试验仪:其结构及尺寸如图T0755-1所示,并应满足以下要求:

    (1)试件底座:应坚实、平整,其钢板厚度不小于8mm;其表面应有定位装置,可以夹紧、固定试件。

    (2)负荷轮:轮直径为76.5mm±1.0mm,宽度为26.0mm±1.0mm,橡胶层厚度为12.0mm±1mm,其23℃±2℃邵氏硬度为65A±5A。负荷轮应有检验报告,同时应标注生产日期。未使用负荷轮应密封包裹,在4~10℃条件下避光存放。

    (3)驱动装置:由电动机、减速器、驱动曲柄、从动连杆等组成,使负荷轮在试件表面中央往返运行。负荷轮跑偏量,即负荷轮在试件中央行走轮迹中线与试件中线(平行与碾压方向)偏差不超过±2mm。负荷轮行走行程为305mm±10mm,速率为44次/min±2次/min(往、返各记为1次,共计2次)。驱动装置支撑框架、连杆均为槽钢制。

    (4)加载装置:配重、负荷轮,连同从动连杆等通过负荷轮作用在试件上的总重量为56.7kg±0.5kg。

    (5)计数器:计数1000次的误差不大于±1次。

    (6)配重:铁砂或铁块等。

    2.2试模:试模厚度分别为6.4mm±0.1mm(适用于最大粒径≤4.75mm)、9.5mm±0.1mm(适用于最大粒径≤7.2mm)、12.7mm±0.1mm(适用于最大粒径≤9.5mm)、16mm±0.1mm(适用于最大粒径≤13.2mm),内部尺寸为长(380.0mm±1.0m)×宽(50.0mm±1.0mm),外部尺寸为长(406.0mm±1mm)×宽(76.0mm±1mm)。

    2.3试件安装板:镀锌钢制成,长为406mm±3mm,宽为76mm±3mm,厚度约0.7mm。

    2.4台秤:最大称量100kg,感量0.5kg。

    2.5天平:最大称量2kg,感量0.1g。

    2.6烘箱:电热鼓风干燥箱,温度能控制在60℃±3℃、82℃±3℃,并满足T0602中

    2.1要求。

    2.7搅拌容器:0.3~0.5L塑料杯、不吸湿的纸杯,或容积不小于1L的烧杯,或带柄、深底的瓷坩埚或不锈钢锅或金属盆。

    2.8试验筛:孔径为0.6mm和0.15mm。

    2.9标准砂:天然砂,粒径0.15~0.6mm。

    2.10其他:计时器、长柄钢勺、刮板、软毛刷等。

    3试验准备

    3.1试样准备

    3.1.1试验过程中室温应控制在23℃±2℃。

    3.1.2按稀浆混合料配比,按表T0755-1中要求质量,称配一份干燥矿料混合料,按本规程T0740方法拌制一份稀浆混合料,加乳化沥青后湿拌1min,至集料表面沥青裹覆均匀;对于快凝型或快开放交通型,湿拌30s。

    表T0755-1 稀浆混合料试模厚度和干燥矿料质量

    124.png

    3.2试件制备

    3.2.1将试件安装板放在一个水平台上,对中放上试模;必要时试模内表面轻涂凡士林等脱模剂。将拌匀的稀浆混合料立即注入试模中,并迅速用刮板进行刮平,刮除多余的混合料;刮平过程宜一次完成,不宜反复刮。试样表面应均匀、平整、无凹陷。整个操作过程应在10s内完成。

    3.2.2试样静置一段时间,待其具有一定抗流动变形能力后,取走试模,此时试样不得有变形;试样在室温中继续静置不少于4h或一夜,进行充分养生;再将试件安装板连同试样一起放入60℃±3℃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至间隔1h两次称量质量差不大于0.1%,一般烘干不少于16h且不多于30h

    3.2.3一组试验应不少于3个有效试件。

    3.3标准砂准备

    3.3.1将标准砂通过0.15mm、0.6mm试验筛过筛,取适量砂在烘箱中加热至82℃±3℃。

    4试验方法与步骤

    4.1进行负荷轮检查、表面清理。将负荷轮试验仪调整好,使负荷为56.7kg±0.5kg。

    注:随着时间的推移,溶剂可能会使橡胶轮胎饱和,并产生黏性,影响试验结果。建议使用细打磨机进行处理。

    4.2将试件安装板连同试件安装在试件底座上,并进行固定。

    4.3放下负荷轮,压在试件上方。

    4.4将计数器复位到零,调整负荷轮速率为44次/min±2次/min。

    4.5启动试验仪碾压1000次。碾压过程中,若发现试件上出现发黏现象或明显发亮,可用喷壶洒少量水防止负荷轮与试件黏结。碾压完成后,停机、提升负荷轮,取出试件,用软毛刷清除试件表面的松散颗粒,称取试件及试件安装板的质量m1,精确至0.1g。若试件表面喷水,则放入60℃±3℃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再称重。同时,测量试件表面轮迹带的宽度和长度,计算轮迹带面积(即碾压面积),精确至0.0001m²。

    4.6把试件安装板连同试件重新在试件底座上就位、固定,负荷轮中心与试件轮迹带中心应重合。取约200g温度为82℃的热砂,将试件轮迹带覆盖住,并在宽度上有一定富余。然后将负荷轮放下,启动试验仪碾压100次。将标准砂从烘箱中取出,到开始负荷轮试验,计时不超过120s。

    4.7停机、提升负荷轮,取出试件,用毛刷刷去表面浮砂,然后称重m2,精确至0.1g。

    4.8一组试验应至少平行测试3个试件。

    5数据处理

    5.1按式(T0755-1)计算试件的黏附砂量,精确至0.1。

    LWT=(m2-m1)/A                    (T0755-1)

    式中:LWT——试件的黏附砂量,g/m²;

    A——负荷轮碾压面积,m²;

    m1——经过1000次碾压后的干燥试件质量,g;

    m2经过加砂碾压100次后的试件质量,g。

    5.2当一组试件测定值中某个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大于标准差的k倍时,该测定值应予舍弃,并以其余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黏附砂量的试验结果,精确至0.1g/m²。当试样数目为3、4、5、6时,k值分别为1.15、1.46、1.67、1.82。

    6报告

    6.1试验项目名称和执行标准。

    6.2沥青混合料的类型。

    6.3接样日期、样品描述。

    6.4试验日期,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及编号。

    6.5试验时气温、试件厚度及黏附砂量试验结果。

    6.6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在我单位整理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部分错误,仅供参考,建议购买正版试验标准。

    本文地址: /list_63/2048.html
    关键词: 稀浆混合料负荷轮粘砂试验仪,乳化沥青负荷轮碾压试验仪,负荷轮试验仪

    上一篇:T0754—2025 稀浆混合料黏聚力试验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