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鬼谷子论坛资料库手机版 官方网站!

混凝土配合比模拟试验教学系统 :→ 学生注册  → 学生模拟软件客户端下载  |  → 教师登陆

欢迎来电咨询

400-860-9117

新闻中心

全国服务热线

400-860-9117

整站搜索

  •    

  • 技术过硬,据实报价

    沥青试验标准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试验标准>沥青试验标准

    T0701—2025 沥青混合料取样方法

    2025-09-22 16:43:15 已有 1 人浏览 作者:网站管理员

    T07012025  沥青混合料取样方法

     本文引用JTG 3410-2025《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T0701—2025  沥青混合料取样方法

    1目的与适用范围

    1.1本方法适用于拌和厂、运料车、施工现场进行热拌(温拌)沥青混合料、冷拌沥青混合料、稀浆混合料和碎石封层等松散沥青混合料取样。

    1.2本方法适用于现场压实路面钻芯或切割法取样。

    2仪具与材料

    2.1保温桶:容积不小于5L。

    2.2盛样容器: 带盖金属桶等,容积不小于5L; 当取稀浆混合料时,为容积不小于0.6L的带盖金属容器或带盖塑料盒;当取冷拌料、冷补料时,也可采用纸板箱。

    2.3铁锹:平头铁锹,前幅宽不小于250mm,两侧外缘卷起高度不小于30mm,以避免材料从侧面滚落。

    2.4料铲:平头平底铲,铲口宽度不小于70mm,两侧外缘卷起高度不小于60mm。

    2.5取样管:金属材质,管直径约120mm。

    2.6分料器:采用格槽二分器。分料器上有偶数个等宽的格槽,一般格槽不少于8个,宽度不小于公称最大粒径的150%;砂粒式沥青混合料用分料器格槽不少于12个,宽度约为15~20mm。每个分料器配备不少于2个接料斗。

    2.7路面取芯机:手推式或车载式,有淋水冷却装置,设置刚性框架以便在钻芯过程中使钻头能够与路面保持垂直;应具有足够的功率,并能够达到足够的深度,且最大限度地减少沥青混合料芯样变形。金刚石钻头内径为100mm±2mm或150mm±2mm,深度可调。钻头转速不小于1000r/min。

    2.8路面切割机(现场):手推式或牵引式,由电力驱动,也可利用汽车动力由液压泵驱动,附金刚石锯片,有淋水冷却装置。

    2.9试件切割机(室内):试验室用金刚石锯片锯石机(单锯片或双锯片切割机)或现场用路面切割机,有淋水冷却装置,其切割厚度不小于试件厚度。

    2.10金属盘:有一定厚度以保持足够刚度。

    2.11夹钳:直径等于钻头外径的夹钳,用于将钻取芯样从钻孔中取出。

    2.12隔离剂:油、硅油、黄油等,不含影响沥青性能的溶剂,不得采用石油基材料。

    2.13冷却剂:水。

    2.14其他材料:石膏、厚约0.02mm塑料膜、金属丝线;厚不粘纸;棉纱;标签等。

    2.15其他工具:计时器、钢直尺、木制框架、木板、钢丝网、抹刀、塑料桶等。

    3热拌(温拌)沥青混合料取样方法

    3.1在运料车上取松散沥青混合料

    (1)取样时运料车料斗至少装料一半以上。

    (2)用铁锹或料铲在顶面至少3个位置(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大于26.5mm时至少4个位置)取样,取样位置应均布、间距尽量大,但应距车斗边缘不少于300mm。移除表面150mm混合料后,采用铁锹(加热、表面轻涂隔离剂)取距表面150mm以下深度的沥青混合料,不同位置取样深度宜不同。

    (3)也可用取样管在顶面至少3个位置(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大于26.5mm时至少4个位置)取样,取样位置应均布、间距尽量大,但应距车斗边缘不少于50mm。取样管水平插入混合料中,至整个取样管填满混合料,然后拔出取样管,将管中混合料倒入保温桶中。

    (4)取不少于3份(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大于26.5mm时不少于4份)大致等量的沥青混合料,组成一份样品,储存在保温桶中存放、运输。

    3.2在拌和厂取松散混合料

    待拌和厂生产稳定后,用装载机从拌和机卸料口下方接收不少于半斗混合料,用铁锹(加热、表面轻涂隔离剂)在至少3个不同的位置取3份沥青混合料;连续卸料至少2次,共取不少于6份大致等量的混合料,混合、拌和均匀,组成一份样品,储存在保温桶中存放、运输。

    3.3在摊铺机螺旋布料器处取松散混合料

    (1)待螺旋布料器内全长度方向上充盈沥青混合料后,在螺旋布料器延伸端,将铁锹(表面轻涂隔离剂)平放在地面上,待落满沥青混合料时垂直提起取样。

    (2)在摊铺机两侧各取2次。取4份大致等量的沥青混合料,组成一份样品,储存在保温桶中存放、运输。

    3.4在摊铺机后方取松散混合料

    (1)在摊铺机后方选择一个长方形区域,用铁锹或料铲(表面轻涂隔离剂)取全深沥青混合料。

    (2)取样位置应位于摊铺宽度两侧的1/2~1/3位置,每侧各取2次。取4份大致等量的沥青混合料,组成一份样品,储存在保温桶中存放、运输。

    (3)取样位置填补沥青混合料,再进行压实。

    (4)表面层或桥面铺装不宜采用本方法。

    3.5在搅拌运输车上取松散混合料

    对于浇注式沥青混合料,从搅拌运输车上取样。现场待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运输车卸出三分之一的混合料后,在出口溜槽处用铁锹(加热、表面轻涂隔离剂)接样,接取至少2次,组成一份样品。样品用于贯入度试验时,应立即现场灌样,模内预热100~150℃、薄涂隔离剂。样品用于流动度试验时,现场实测样品温度,宜现场进行流动度试验。不应采用桶等接样,防止大颗粒沉淀。

    3.6在摊铺机或转运车中取松散混合料

    待料斗中至少装料一半以上时,停止摊铺,按照3.1的方法进行取样。

    4冷拌(冷补)沥青混合料取样方法

    4.1拌和厂冷拌现场摊铺工艺施工时,根据现场情况可按3.1~3.3的方法取松散沥青混合料。

    4.2现场冷拌或现场冷再生工艺施工时,待现场拌和均匀后,在不少于3处,采用铁锹或料铲等进行全深取样;取不少于3份大致等量的沥青混合料,组成一份样品。

    4.3在料堆上取冷补沥青混合料,视料堆形状、料堆的大小确定取样方式。对于大型、扁平状料堆,在顶部选择至少3处均匀分布的位置按3.1进行取样。对于小型、锥体状料堆,在料堆高度上三分之一、中三分之一和下三分之一区域,采用铁锹或料铲(表面轻涂隔离剂)取距表面150mm以下深度的沥青混合料,不同位置取样深度宜不同。

    4.4袋装沥青混合料,随机选取至少3袋混合料,倒出、混合搅拌均匀后,用分料器或四分法进行缩分取样。对于冷补料,宜随机取1~2袋作为样品。

    4.5冷拌沥青混合料取样后,应及时储存在密封的容器中存放、运输。稀释沥青混合料样品应进行标识,存放、运输时应注意防火。

    5稀浆混合料取样方法

    5.1待现场摊铺稳定后,一般摊铺≥30m后,手持取样容器在摊铺箱后方接收稀浆流出物,至容器装满但不溢出。当样品不均匀或颜色异常时重新取样。

    5.2稀浆混合料取样后应及时储存在密封容器中存放、运输。

    6碎石封层取样方法

    6.1待现场施工稳定后,按现行《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3450)中T0982的受样盘法进行取样。

    6.2所取样品,储存在盛样容器中密封存放、运输。

    7成型路面上钻芯取样方法

    7.1当取样用于测定厚度、压实度、空隙率,或马歇尔稳定度、劈裂强度、层间强度等采用圆形试件的试验时,应采用钻芯法取样;当取样用于测定级配、沥青用量时,也可采用钻芯法取样。

    7.2按现行《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3450)中随机取样方法确定现场钻芯位置。一般不宜在靠近路边位置或接缝50cm范围内钻芯。若一处钻取多个芯样,一般路面的芯样间距离不宜小于10cm,大孔隙路面的芯样间距离不少于1m。

    7.3对于新铺热拌(温拌)沥青混合料,宜在现场碾压成型24h(改性沥青为48h)后进行取样;对于新铺冷拌沥青混合料,宜在路面完全固结后取样。钻芯时路面内部温度不宜超过35℃。

    7.4一般混合料可采用100mm直径,对于26.5mm及以上的混合料宜采用150mm直径;对用于测定级配、沥青用量和层间强度的混合料,宜采用150mm直径。

    7.5在钻孔位置标记取样位置,并用记号笔画箭头标记行车方向(拉拔法测定层间拉拔强度时,表面不进行标记)。

    7.6用取芯机垂直于路面表面钻芯。启动钻芯机之前打开冷却水并在整个钻芯过程中保持常开,向下按压压力尽量小、稳定,缓慢、匀速进行钻芯,应防止钻机堵塞、熄火或过热。

    7.7用夹钳插入芯样与路面之间的间隙,夹紧芯样向上缓慢提出芯样。若芯样与下承层黏结良好,则应钻穿整个沥青路面进行取芯。

    7.8芯样用水冲洗、擦干后,现场在试件上用记号笔等标记编号。将表面朝下放置在置有木屑等软材的箱内存放、运输,温度应低于35℃,避光;当气温较高时,采用冰袋等降温。一个箱内放置多个芯样时,应用废报纸等包裹隔开放置。

    7.9取芯位置用沥青混合料进行补填、压实,并与周围沥青路面齐平,同时涂刷改性乳化沥青等进行封水处理;必要时分层填充、压实。

    8成型路面上切割取样方法

    8.1当取样用于测定车辙、疲劳等采用梁式试件的试验时,应采用切割法取样。当取样用于测定级配、沥青用量时,宜采用切割法取样。

    8.2切割时沥青路面温度不宜超过25℃,必要时采用干冰等进行路面冷却、降温。

    8.3切割试件尺寸,当用于后续性能试验时,应符合相应试验要求的试件尺寸,或大于相应试验要求的试件尺寸,室内进一步切割处理;当用于测定级配、沥青用量的沥青混合料,或无规定时,可采用400mm×400mm尺寸。

    8.4当切割试件用于级配、沥青含量等试验时,可直接切取全深路面混合料。用切割机沿标记的区域匀速、缓慢进行切割;启动切割机之前,打开冷却水并在整个切割过程中保持常开。

    8.5当切割试件用于车辙、疲劳等试验时,应切割完整试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对试件的影响。在取样位置按相应尺寸用记号笔标记试件切割区域,并在试件切割区域四周外延 100~150mm 作标记,用记号笔画箭头标记行车方向(拉拔法测定层间拉拔强度时,表面不进行标记)。先切割试件四周,然后切割四周外延区域,再清除外延区域的混合料。在试件四周放置木框架,木框架与试件每边之间预留约 50~60mm 距离,木框架下部边缘距外延区域底部可留出一定间隙;在木框架内部和试件表面用塑料薄膜覆盖(浇注式沥青混合料不需要),其间放入石膏填充,表面用抹刀抹平,必要时在石膏中插入钢丝网进行加固;待石膏硬化后,将木框架及试件一起从路面上取出,立即将表面朝下放置在一个平木板上,并予以固定;试件存放、运输,温度应低于35℃,避光;当气温较高时,采用冰袋等降温。

    8.6现场在试件上用记号笔等标记编号。

    8.7切割位置底部凿平,用沥青混合料进行补填、压实,并与周围沥青路面齐平,同时涂刷改性乳化沥青等进行封水处理;必要时分层填充、压实。

    8.8一般不宜在靠近路边位置或接缝50cm范围内切割试件。

    9取样数量

    9.1松散沥青混合料的样品数量根据试验项目及样品规格确定,宜不少于相应试验要求试样数量的4倍,且应不少于表T0701-1中的要求。

    表T0701-1松散沥青混合料最小样品量

    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mm)

    最小样品量(kg)

    ≤4.75

    10

    9.5

    15

    13.2~19

    20

    26.5~31.5

    25

    37.5

    30

    53

    35

    9.2浇注式沥青混合料一份样品不少于25L;稀浆混合料一份样品不少于0.5L。

    9.3对于成型路面取样,样品数量应满足相关试验方法要求的试件数量。

    10样品缩分

    10.1松散沥青混合料样品的缩分,根据情况可选择分料器法、四分法,优先选择分料器法。

    10.2分料器法。将分料器放在平面上,分料器及接料斗表面轻涂隔离剂;将一组样品搅拌均匀后,倒入金属盘,沿全长度方向均匀摊平;倾斜金属盘将样品从分料器中线正上方匀速流入分料器中;应使样品大致等量、均匀通过各格槽,落入两个接料斗。取其中一个接料斗中的样品,重复前述过程直至得到满足要求数量的一份试样。对于热拌(温拌)沥青混合料,宜将分料器、接料斗及金属盘进行预热,但温度不超过沥青混合料成型温度,并用非接触式温度计测量控制温度。

    10.3四分法。将样品倒在一个平整、洁净的表面(放置厚不黏纸)上。用料铲翻铲不少于4次。铲一满铲样品堆成锥体状,取第二满铲样品堆放在锥顶,使其向下滚落、均匀分布,将所有样品按照上述方法逐层堆成锥体状;然后用平底铲将其压成均匀厚度的圆饼状,直径约为厚度的4~8倍。用直尺将圆饼状样品分成大致等量的4份。取其中两个对角线的2份混合搅拌均匀,再次按照上述方法缩分,直至得到满足要求数量的一份试样为止。

    11样品的处理与储存

    11.1热拌(温拌)沥青混合料

    (1)若用于室内成型试件或测定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样应及时按T0734进行短期老化。

    (2)若用于沥青用量、级配、含水率试验,则不加热,直接进行试验。

    (3)浇注式沥青混合料一般不进行短期老化。

    11.2冷拌(冷补)沥青混合料、稀浆混合料

    (1)冷拌(冷补)沥青混合料、稀浆混合料,室温下避光保存。

    (2)若乳化沥青(泡沫沥青)冷拌沥青混合料用于室内成型试件进行性能试验,试样应在密封容器中养生,从拌和完成、取样至养生结束,应控制在60min±15min。

    (3)若稀释沥青混合料用于室内成型试件进行性能试验时,试样放置在成型温度+11℃的鼓风干燥箱中,加热直至稀释剂质量蒸发减少50%;也可在拌和机中一边加热一边搅拌,加快稀释剂蒸发。定期检测稀释剂质量损失,间隔时间不超过10min。

    (4)冷补沥青混合料,应在密封袋或容器中保存。

    (5)当用于含水率试验时,直接进行试验。当用于沥青用量、级配试验时,打开容器,待水分或溶剂适当蒸发后进行试验。

    11.3钻取的芯样

    11.3.1对芯样表面黏附的黏层油、透层油和松散颗粒等清理干净。

    11.3.2对多层沥青混合料黏结的芯样,宜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分离,减少芯样变形和破碎:

    (1)在芯样上对不同沥青混合料层间画线作标记, 然后将芯样在 0℃  以下冷却 20~25min。

    (2)取出芯样,用宽凿子等对准层间画线标记处,用锤子敲打凿子,在敲打过程中不断旋转试件,敲打直到试件分开。

    (3)如果以上方法无法将试件分开,特别是层与层之间的界线难以分清时,可采用切割方法进行分离,切割时需要连续加冷却水切割,并注意观察切割后的试件不能含有其他层次的混合料。必要时,芯样在0℃以下冷却20min以上再切割。

    11.3.3对多层沥青混合料黏结的芯样,或表面(底部)嵌有如稀浆混合料、防水黏结层等材料的芯样,若用于级配、沥青含量、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也可将芯样顶面朝下放在金属盘中,在烘箱中适当加热变软,人工进行分离。

    11.3.4对于进行性能试验的芯样,必要时两端进行切割处理,两平面平行并与轴线垂直。清洗的芯样顶面朝下放在坚硬平面上;低于30℃、避光保存,注意不要使芯样变形。

    11.3.5对于进行级配、沥青含量、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或回收沥青等试验的芯样,置于烘箱或微波炉(对于沥青25℃针入度大于60的混合料,为110~125℃;对于沥青25℃针入度为25~60、改性沥青的混合料,不大于135℃;对于沥青25℃针入度小于25、高弹沥青的混合料或通车3年及以上旧沥青路面混合料,不大于150℃)加热至完全松散,必要时敲击(不得破碎集料)加速松散。钻芯试件宜水平放置加快松散。

    11.4切割的试件

    (1)对于车辙等试验,宜现场一次性切割成满足尺寸要求的试件;对于疲劳、弯曲等试验,可进行二次切割。必要时,试件在0℃以下适当冷却后再切割。

    (2)对于切割好的试件,清洗后水平放在坚硬平面上,低于25℃、避光保存,注意不要使芯样变形。

    (3)对于进行级配、沥青含量、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的试件,可按11.3的要求处理。

    12样品的标识

    12.1取样后当场进行试验时,可将必要的项目一并记录在试验记录报告上。此时,试验报告必须包括取样时间、地点、混合料温度、取样数量、取样人、样品状态等。

    12.2取样后转送试验室进行试验或存放后用于其他项目试验时,应附有样品标签,标签应记载下列内容:

    (1)执行标准、取样目的或用途。

    (2)样品来源和取样位置。

    (3)样品信息,如混合料类型,沥青品种标号,矿料类型。

    (4)取样日期、样品数量及样品状态(是否析漏、集料是否充分裹覆;芯样是否松散掉粒、离析;取样时温度等)。

    (5)取样人,取样方法。

    (6)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在我单位整理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部分错误,仅供参考,建议购买正版试验标准。


    本文地址: /list_63/2088.html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取样方法,沥青混合料取样,混合料取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