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666—2025 沥青中聚合物分散性试验
本文引用JTG 3410-2025《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T0666—2025 沥青中聚合物分散性试验
1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聚合物改性沥青中改性剂的分散性。
2仪具与材料
2.1荧光显微镜:落射式荧光显微镜,具备合适的光源、滤光器。
注:可采用高压氙气灯,75W;激发滤光器的发射波长为420~490nm;分束滤光器的反射波长小于510nm的光、透射较长波长的光;屏障滤光器透射波长超过515nm。
2.2冰箱:能够冷却-20℃或更低温度。
2.3裁剪刀(不能使用剪刀)。
2.4一次性铝盒:高约35mm,直径约70mm。
2.5坩埚:碗形陶瓷坩埚,上部内径约155mm,高度约55mm,容积约625mL。
2.6砂。
2.7砂浴:由坩埚、砂和可控热源组成。
以上产品我公司均有生产和销售
3试验准备
3.1按本规程T0602准备沥青试样。
3.2将铝盒放入砂浴中,铝盒应完全被砂包围,其与砂浴底部之间应有20mm厚的砂。铝盒预热至与沥青试样相同的温度。
3.3将沥青试样缓慢搅拌均匀,搅拌1~5min,并立即倒入铝盒中。
3.4停止砂浴加热,待铝盒中沥青试样冷却至室温。将铝盒连同试样从砂浴中取出,在-20℃或更低温度下冷冻不少于3h。
注:冷却速率对沥青中改性剂的分布形态至关重要,在砂浴中冷却可以确保稳定的冷却速率。
4方法与步骤
4.1使用切割工具将冷冻变脆的试样切割或破碎成多个小块,应在1h内完成检查。
4.2可以通过保护玻璃或直接在表面上进行检查。使用保护玻璃将试块切割或破碎面转向显微镜盖玻片,并使新鲜破碎或切割面黏附在其上面而不移动。将盖玻片翻转过来,放在刚性支架的孔上,以便透过玻璃观察到完全水平的表面。
4.3根据沥青的粒径大小和粒径分布选择显微镜的放大倍数,通常为25~500倍。每次试验分析不少于3个试块,并扫描整个表面,提供典型图片和参照比例。
4.4可通过测量粒度分布或与标准图片比较,进行观测情况描述。
(1)若无法检测到荧光发射且全部显示为黑色,可标注为O。
(2)典型图片中大多数聚合物产生黄色荧光,而沥青为深色。如果看不到任何结构,但是能检测到精细、均匀、略带黄色的光,则该产品为匀质产品,可标注为H。
(3)确定连续相。
P:聚合物为连续相;
B:沥青为连续相;
X:两相都连续。
(4)分析分散情况。
H:均匀;
I:不均匀。
(5)分析聚合物尺寸。
S:小(<10μm)
M:中等(10~100μm)
L:大(>100μm)。
(6)分析聚合物形状。
R:圆形;
S:条纹;
O:其他。
5报告
5.1试验项目名称和执行标准。
5.2样品的编号、名称、产地和规格。
5.3接样日期、样品描述。
5.4试验日期,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及编号,光源、滤光器。
5.5典型图片及观测结果的描述。
5.6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在我单位整理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部分错误,仅供参考,建议购买正版试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