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鬼谷子论坛资料库手机版 官方网站!

混凝土配合比模拟试验教学系统 :→ 学生注册  → 学生模拟软件客户端下载  |  → 教师登陆

欢迎来电咨询

400-860-9117

新闻中心

全国服务热线

400-860-9117

整站搜索

  •    

  • 技术过硬,据实报价

    沥青试验标准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试验标准>沥青试验标准

    T0742—2025 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试验(劈裂法)

    2025-09-25 14:02:06 已有 7 人浏览 作者:网站管理员

    T0742—2025  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试验(劈裂法)

     本文引用JTG 3410-2025《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T0742—2025  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试验(劈裂法)

    1目的与适用范围

    1.1本方法适用于劈裂法测定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和相位角。

    1.2本方法也适用于建立一定试验温度和频率范围内的动态模量主曲线。

    1.3动态模量的标准试验温度为20℃,频率为10Hz或5Hz。

    2仪具与材料

    7421 (1).jpg

    TD716-2型沥青混合料劈裂试验仪

    2.1劈裂拉伸动态测试仪:包括加载装置、环境箱和数据采集系统等。

    2.1.1加载装置:加载装置可采用气动、电动或液压式,能施加正弦波形荷载,加载频率可满足5~10Hz,加载量程≥20kN。若测定大试件或测定动态模量的主曲线,加载频率可满足0.1~10Hz,加载量程≥50kN。在10Hz条件下,加载装置加载杆最大变形行程可达±0.25mm。

    2.1.2环境箱:能够控温20℃±0.5℃。若测定动态模量主曲线、温度包含负温,控温范围-10~20℃。环境箱具有一定的容量,能够进行强制空气循环,可以用于试件保温和试验。

    2.1.3数据采集系统:采用微机控制,能实时采集、记录加载的瞬息荷载和产生的水平变形,数据采样频率不小于加载频率的50倍。荷载传感器,量程不小于20kN,精度±20N;量程不小于50kN,精度±50N。水平径向位移测量系统采用两个LVDT位移传感器安装在刚性框架的两个对称位置,以实时测定试件瞬时水平径向变形,量程≥2mm、误差≤±0.5μm。试验时需要使用对中夹具,确保刚性框架将LVDT夹在试件水平直径上,整个试验过程中,刚性框架应仅依靠夹具来支撑,不与设备的任意其他部位接触;也可以使用其他合适的变形测量设备,例如引伸计,量程≥2mm,误差≤±0.5μm,分辨率0.1μm。试件垂直变形,则采用位移传感器测量,其安装在上压条上,量程≥7mm,误差≤±1μm,分辨率0.1μm。 

    2.1.4压条:采用硬质钢制,硬度为HRC56~HRC58。标准压条宽度为12.7mm±0.2mm,内侧曲率半径50.8mm±1mm;大型试件(直径约152mm)时,压条宽度为19mm±0.2mm,内侧曲率半径75mm±1mm。压条长度应不小于试件高度+20mm。压条两侧边缘应打磨倒圆。压条上下各一根,上压条与加载装置的上压头通过球形座连接,下压条固定在底座夹具上,下压条与加载架应具有对中的方法。加载时,上下压条轴线在一个垂直平面上,偏差不大于0.5mm,交叉角不大于1°。

    2.2温控箱:用于试件空气保温,温度范围能满足试验要求,控温精度±0.5℃。

    2.3游标卡尺:量程0~200mm,精度0.02mm。

    2.4温度计:分度值0.1℃。

    2.5标准块:动态模量标称值为3~14GPa,相位角>0°。

    注:标准样品应由专业单位生产、专业单位定值,稳定性试验不少于2年,应附相关定值证书。

    2.6角度尺:金属材质。

    2.7其他:秒表等。

    3劈裂拉伸动态测试仪标定

    3.1数据采集系统首次使用或使用中每年或每测试200次,进行一次标定。采用标准块进行标定,应测试不同温度、不同频率,测定值与标准块标称值的动态模量相对误差不超过±3%、相位角误差不超过1°。

    3.2环境箱首次使用或使用中每年进行一次控温精度标定。

    3.3检查测量系统,以确保荷载、变形数据采集通道之间没有过大的相位偏移。

    4试验准备

    4.1对于公称最大粒径≤16mm的沥青混合料,试件直径100mm±3mm,高度40mm±2mm;对于公称最大粒径≥19mm的沥青混合料,试件直径150mm±3mm,高度60mm±2mm;对于公称最大粒径≥31.5mm的沥青混合料,试件直径150mm±3mm,高度90mm±2mm。

    4.2按T0740拌制沥青混合料试样,或按T0701从拌和楼取沥青混合料试样;试样室内短期老化后,按T0702、T0703或T0736成型大试件(以与后续切割小试件区别)。也可按T0701方法现场钻取芯样。

    4.3按T0738中4.2和4.3方法,通过钻芯、切割,得到满足标准尺寸的试件。试件通过打磨、冲洗大试件表面,去除所有凸出的集料颗粒;试件两个端面平行,两个端面与其轴向垂直,垂直偏差不超过2°。

    4.4测定试件的直径及高度,精确至0.1mm。按本规程相关试验方法测定试件的空隙率、VMA和VFA等参数,其空隙率与设计空隙率之差应≤±1%。

    4.5准备好的试件在不超过20℃、相对湿度低于80%的室内放置8h以上风干。或采用真空干燥仪烘干,先将试件用干毛巾等擦除表面水后,在室温23℃±5℃静置不少于1h,放入真空干燥仪,在低于0.8kPa的真空条件下干燥约30min至恒重。

    4.6若试件制备后2d内不进行试验,需用聚乙烯薄膜将其包裹好,在5~15℃环境下避光保存,存放时间不宜超过14d,且不可堆叠。

    4.7一组试验不少于4个有效试件,其中随机取一个作为备用试件。当需要确定动态模量主曲线时,宜适当增加试件数量。

    5动态模量试验方法与步骤

    5.1将试件、位移测量装置、压条置于已调温至试验温度±0.5℃的环境箱中保温。试件数量过多,部分试件可在温控箱中保温,试验前再放入环境箱继续保温。试件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10mm。空气保温≥6h(直径150mm试件≥8h)或恒温一夜。同时在环境箱中放置相同尺寸已测试件,在其中部贴一个温度传感器,根据传感器测定的内部温度判断待测试件是否达到试验温度。

    5.2试验前清洁压条,必要时用溶剂擦拭。

    5.3在试件达到目标温度后,将试件安装好,调整位移传感器和采集系统。对于LVDT传感器,为了尽量减小框架的扭曲,使用扭矩扳来拧紧夹具,每个夹持点施加25cN·m的扭矩;对于开级配沥青混合料试件,有必要在LVDT和试件接触的部分加上垫片。将位移传感器调整至量程中间位置。

    5.4启动动态测试系统,设置试件信息、试验温度、加载频率、峰荷载等信息,启动环境箱控温至试验温度。标准试验温度为20℃,加载频率为10Hz(表面层或中面层)或5Hz(下面层或基层),加载次数为100次,施加接触荷载为35kPa,加载应力水平应使试件水平径向回弹应变为0.05‰~0.1‰。

    5.5为了得到准确的加载应力水平,随机选择一个试件作为备用试件,按表T0742-1设置相应温度、频率的初始应力,按表T0742-2设置加载次数,进行重复加载试验,同时按表T0742-1中应力增量,变化几个应力水平,进行重复加载试验,直至试件水平径向回弹应变达到0.1‰。如图T0742-7所示,对备用试件施加4个应力水平的重复加载,绘制应力-水平径向回弹应变曲线,根据曲线确定回弹应变0.075‰相应的应力作为该混合料的加载应力水平。

    注:确定动态模量主曲线时,需要从低温向高温,采用备用试件试验确定不同温度、不同频率的加载应力水平。

    表T0742-1初始加载应力和应力增量

    频率

    (Hz)

    试验温度<0℃

    试验温度0~10℃

    试验温度>10℃

    初始应力(MPa)

    应力增量(MPa)

    初始应力(MPa)

    应力增量(MPa)

    初始应力(MPa)

    应力增量(MPa)

    10

    0.6

    0.2

    0.3

    0.2

    0.1

    0.1

    5

    0.6

    0.2

    0.3

    0.2

    0.1

    0.1

    1

    0.6

    0.2

    0.3

    0.1

    0.1

    0.05

    0.5

    0.6

    0.2

    0.3

    0.1

    0.1

    0.05

    0.1

    0.6

    0.2

    0.3

    0.1

    0.1

    0.02


    5.6当环境箱和试件内部温度再次达到试验温度时,位移传感器和荷载传感器清零。施加35kPa接触荷载,使加载过程中试件与上、下加载板始终接触良好。

    5.7按照设定的加载应力水平、频率,重复加载100个周期。采集、记录最后5个加载周期的荷载、变形、加载次数、时间,一个周期采集不少于50个数据点,荷载精确至1N,变形精确至0.0001mm。动态模量测试系统自动计算显示应力曲线、应变曲线、数据质量、动态模量等数据。

    5.8若水平径向应变不满足要求,则自动调整加载应力水平,重新加载100个周期。

    5.9若试验过程中,试件垂直变形大于7mm(150mm试件为10mm)、水平径向总变形(两个水平径向传感器的变形之和)大于3.75mm,说明试件发生了塑性变形和开裂,为了保护设备和采集系统,立即停止试验,试验结果舍弃,降低施加应力水平,换新试件重新试验。

    5.10完成测试试验后,移走已测试件,进行下一个试件的测试。

    6动态模量主曲线试验方法与步骤

    6.1为了获取动态模量主曲线,需要测定一系列温度和频率范围的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和相位角。

    (1)试验温度可按-10℃、0℃、10℃、20℃顺序进行。

    (2)加载频率可按10Hz、5Hz、1Hz、0.5Hz、0.1Hz、10Hz顺序进行。

    (3)加载应力水平,应按使试件产生水平径向应变0.05‰~0.1‰进行设定。

    (4)重复加载周期按表T0742-2选定。

    表T0742-2试验频率及其重复加载周期

    频率(Hz)

    重复加载周期(次)

    10

    100

    5

    95

    1

    15

    0.5

    厦10

    0.1

    5

    6.2按照选定的一组试验温度条件,从最低温向高温逐个温度测试动态模量。

    6.3在同一个试验温度条件下,按选择的一组试验频率条件,从高频向低频逐个频率进行重复加载,最后再测定一个高频。每个试验频率,按本方法中5的方法与步骤进行测试,仅采集、记录每个加载周期的荷载及变形。完成一个试验频率的重复加载之后,间隔2min,间隔时间可适当延长,但不应超过30min。

    6.4完成一个温度的所有试验频率重复加载后,再在下一个试验温度条件下进行试验。每个试验温度之间应恒温足够时间,使环境箱和试件内部温度达到试验温度±0.5℃,恒温应不少于1h。

    6.5当试件在某一试验温度下所有频率重复加载完成后,若第一次高频与最后一次高频测定的动态模量值相差≥15%,则该试件应予以废弃。此时,换新试件,加载应力水平减半进行后续试验。

    6.6每个温度条件至少测定3个有效试件。

    7数据处理

    7.1按式(T0742-1)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如图T0742-9所示的实测的试件施加的应力-时间波形图拟合,相关性系数R²≥0.99。计算的荷载精确至1。

    F(t)=A+Bsin(2πft+C)                (T0742-1)

    式中:F(t)——时间t的垂直荷载,N;

    f——试验频率,Hz;

    A——荷载正弦波的绝对项,N;

    B——荷载正弦波的振幅,N;

    t——垂直荷载相应的时间,s;

    C——荷载正弦波的相位系数,rad。

    7.2按式(T0742-2)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实测的试件水平径向变形-时间波形图拟合,相关性系数R²≥0.99。计算的变形精确至0.0001。

    u(t)=a+bsin(2πft+c)+dt             (T0742-2)

    式中:u(t)——时间t的水平径向变形,mm;

    f——试验频率,Hz;

    a——水平变形正弦波的绝对项,mm;

    b——水平变形正弦波的振幅,mm;

    c——水平变形正弦波的相位系数,rad;

    d——水平变形正弦波的线性项,mm/s。

    7.3按式(T0742-3)计算试件内部最大劈裂拉伸应力,精确至0.001

    σ(t)=2F(t)/πDh                      (T0742-3)

    式中:σ(t)——试件内部时间t的最大劈裂拉伸应力,MPa;

    D——试件直径,mm;

    h——试件高度,mm。

    7.4按式(T0742-4)计算泊松比,精确至0.001。

    μ=0.15+0.35/1+e1.83034-0.07619T                 (T0742-4)

    式中:μ——泊松比;

    T——试验时温度,℃

    7.5按式(T0742-5)计算水平径向的回弹应变,精确至0.0001。

    εe1=2×(2b/D)×〔(1+3μ)/(4+πμ-π)×1000                 (T0742-5)

    式中:εe1——水平径向的回弹应变,%。

    7.6按式(T0742-6)计算相位角,精确至0.01。

    Φ=(c-C)×180/π                  (T0742-6)

    式中:φ——相位角,°。

    7.7按式(T0742-7)计算试件动态模量,精确至0.1。

    ∣E*∣=2B/2bh(4/π-1+μ)               (T0742-7)

    式中:∣E*——试件动态模量,MPa。

    7.8取一组试件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动态模量精确至1MPa, 相位角精确至0.1°

    7.9按T0738中8.17方法确定动态模量主曲线。

    8报告

    8.1试验项目名称和执行标准。

    8.2沥青混合料的沥青含量、矿料级配、密度、空隙率及试件尺寸。

    8.3接样日期、样品描述。

    8.4试验日期,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及编号。

    8.5各试验温度、频率、应力水平、动态模量及相位角。

    8.6动态模量主曲线回归系数α、β、γ、δ、a1、a2(必要时)。

    8.7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在我单位整理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部分错误,仅供参考,建议购买正版试验标准。

    本文地址: /list_63/2137.html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试验,劈裂法,沥青混合料劈裂试验,动态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