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639—2025 沥青旋转黏度试验(手持式旋转黏度计法)
本文引用JTG 3410-2025《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T0639—2025 沥青旋转黏度试验(手持式旋转黏度计法)
1目的与适用范围
1.1本方法适用于手持式旋转黏度计测定沥青的旋转黏度,用于现场或室内进行橡胶沥青等高黏度的沥青性能检验和质量控制。
1.2本方法标准试验温度为175℃±1℃。
2仪具与材料
2.1手持式旋转黏度计:手持式宽量程的旋转黏度计,量程宜不小于10Pa·s,精度为±5%;刻度盘式分度为0.1Pa·s,数显式分辨率为0.01Pa·s;黏度计配水平气泡。转子,宜选用1号转子;总质量约28.9g,直径24mm±0.1mm,高53mm±0.1mm,壁厚0.6±0.07mm;连接轴长度约87mm;转子上带有约φ1.7mm通气孔。
2.2温度计:数显式温度计,量程100~200℃,分度值0.1℃,精度为±1℃。
2.3盛样器:容积约4L,直径不小于150mm,带金属盖和提手。
2.4加热炉:带电热套、可调温的电炉,或带石棉垫的燃气灶等,温控范围100~230℃,精度±1℃。
2.5支架(可选):金属支架,用于水平固定黏度计,高度可调节。
2.6搅棒:金属棒。
2.7清洗液:煤油、洗涤液、自来水、蒸馏水等。
以上产品我公司均有生产和销售
3旋转黏度计标定
3.1黏度计首次使用或每使用1年应进行标定。
3.2根据黏度计类型、转子型号及其黏度测量范围,按表T0639-1选择合适的旋转黏度标准样品和标定温度。每一种规格的旋转黏度标准样品应有精确的标称值,且标称值应在表中值的±10%范围以内。
表T0639-1 旋转黏度标准样品技术参数
标准样品规格 | 150℃旋转黏度近似值(mPa·S) | 标准样品规格 | 150℃旋转黏度近似值(mPa·s) |
RO3 | 500 | R05 | 1500 |
R04 | 800 |
注:标准样品应由专业单位生产、专业单位定值,稳定性试验不少于2年,应附相关定值证书。
3.3采用标准样品按第4节试验步骤测定旋转黏度。按同样的方法标定2次,当相对误差不大于3%时,取两次测定值平均值作为标定的黏度值。
3.4标定的黏度值与标准样品标称值的相对误差应小于±5%。对于不满足要求的黏度计校正后重新标定,或采用标定的黏度值与标准样品标称值之比作为该黏度计的修正系数。
4黏度试验方法及步骤
4.1确定试验温度
4.1.1标准试验温度为175℃。现场加工胶粉橡胶沥青等试验温度也可按工程实际融胀温度在180~190℃条件下测定。当采用其他温度时,应在报告中备注。
4.2准备工作
4.2.1采用4L盛样器,按本规程T0601取不少于3L的沥青样品。将整个盛样器中沥青按T0602准备试样。
4.2.2宜在工程上取热沥青样品在现场或就近室内进行黏度试验,减少温度损失,避免再次加热。
4.3试验步骤
4.3.1将盛有热沥青的盛样器水平放在加热炉具上。必要时放在支架上,让盛样器悬空水平放在加热炉具上方。用搅棒不断搅动,直至沥青达到试验温度±2℃。
4.3.2将黏度计的转子从盛样器边缘缓慢放人沥青试样内,转子上的通气孔应保持畅通。
4.3.3转子在沥青试样中恒温不少于1min。转子升温过程中应保持搅动橡胶沥青。
4.3.4停止搅拌,将转子移至盛样器中心开始黏度测定。下降转子使其完全浸没在试样内,其深度应达到连接轴上标记的刻度处。采取正确的手持方式,通过观察水平气泡进行黏度计调平,并使转子的轴线垂直于沥青试样液面。静置5~10s后,启动黏度计,转子旋转时在沥青试样中形成水平旋涡。读取沥青样品的黏度峰值。从停止搅拌至完成黏度读数大约15s,且不得超过20s。
4.3.5第一次测量完成后,将转子移至容器的边缘(不要将转子从沥青试样中拿出),并重新充分搅动沥青试样,使试样分布均匀。按照4.3.3、4.3.4再次测量黏度。
4.3.6同一试样共测定3次黏度。
4.3.7试验结束后,通过连接轴挂钩将转子悬挂在支架上,将转子浸泡在煤油中清洗洁净,再依次用洗涤液、自来水、蒸馏水洗涤,风干或烘干干燥后备用。
5数据处理
取一个试样测定3个黏度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样品的黏度试验结果,精确至0.1Pa·s
6允许误差
重复性试验的相对允许误差为12%;再现性试验的相对允许误差为22%。
7报告
7.1试验项目名称和执行标准。
7.2样品的编号、名称、产地和规格。
7.3接样日期、样品描述。
7.4试验日期,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及编号。
7.5试验温度,转子型号、尺寸,试验完成时间及旋转黏度结果。
7.6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在我单位整理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部分错误,仅供参考,建议购买正版试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