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鬼谷子论坛资料库手机版 官方网站!

混凝土配合比模拟试验教学系统 :→ 学生注册  → 学生模拟软件客户端下载  |  → 教师登陆

欢迎来电咨询

400-860-9117

新闻中心

全国服务热线

400-860-9117

整站搜索

  •    

  • 技术过硬,据实报价

    试验标准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试验标准

    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尺寸稳定性测定——方法1

    2025-06-30 13:30:43 已有 20 人浏览 作者:网站管理员

    本文引用:GB T 17657-2022《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中尺寸稳定性测定——方法1

    1方法描述

    确定试件在温度20℃时,由于相对湿度的变化而引起的尺寸变化。本方法适用于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等产品。

    2仪器设备

    2.1使用TD17657-YH型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恒温恒湿可编程环境箱,可实现温度(20±1)℃,相对湿度(30~90)%、示值误差±3%,的试验要求。具有温湿度连续记录、储存功能。

    2.2TDSB-BC型人造板尺寸稳定性标准长度测量仪精确度±0.01 mm。图36为一种长度测量仪示例。单位为毫米

    图36长度测量仪示例

    2.3校准杆,足够长度的不锈钢杆,校正测量仪长度,校准杆读数值在0.01 mm以内。

    2.4千分尺,量程0mm~25mm、25mm~50 mm、50 mm~75mm,分度值0.01 mm。

    2.5游标卡尺,量程0mm~150 mm,分度值分度值0.05mm或优于0.05mm。

    2.6天平,感量0.01g.

    3试件要求

    通常试件尺寸为长l=(300±1)mm;宽b=(50±1)mm。

    试件8个,其中纵向、横向各4个。

    4试验步骤

    4.1测点标记

    以适当的方式标记试件测量点,保证再次测量在同测点进行,测点位置及标记如下。

    a)厚度测量点:位于试件长度轴线上,距试件端部各50 mm、间隔100 mm,共三点,如图37所示。可采用非水溶性记号笔标记。

    单位为毫米

    标引序号说明:1——墨水标记;2——玻璃板。

    图3 7带玻璃板的试件厚度测量点示意图

    b)长度测量点:合适的参照系统包括胶合在试件端部的、厚度至少为1 mm的玻璃板(图37)。另一可选择的参照系统是金属扣,相隔250 mm,距端部25 mm。金属扣可用机械方式固定,也可采用胶黏剂胶合在试件表面,但不能用水溶性或吸湿的胶黏剂。如证明可得到正确的结果,也可使用其他标记形式。

    4.2调湿处理

    将试件分成两组,每组4个,其中纵向、横向结构试件各两个。分别置于恒温恒湿箱中,按表2规定的处理条件,依次进行步骤1、步骤2、步骤3调湿处理,每一步骤处理至试件质量恒定(在相隔24 h两次称重结果之差不超过试件最后一次称重质量的0.1%)。

    表2试件平衡处理程序

    步骤

    第1组

    第2组

    1

    20℃,30%(相对湿度)

    20℃,85%(相对湿度)

    2

    20℃.65%(相对湿度)

    20℃,65%(相对湿度)

    3

    20℃.85%(相对湿度)

    20℃.30%(相对湿度)

    4.3试件测量

    在测量长度之前,用校准杆校正长度测量装置。若试件出现翘曲或弯曲,应将其展平。在完成表2中步骤2、步骤3调湿处理后,分别测量试件厚度和长度:

    —试件厚度(在三个点测量厚度,见图37);——长度标记之间的距离。

    所有测量工作应在平衡处理环境中进行,或从恒温恒湿箱中取出试件后5min内完成。

    5结果计算与表示5.1长度变化

    每一试件长度的相对变化,按式(23)和式(24)计算,精确至0.1 mm/m:

    ΔL65,85=(L85-L65)/L65×1000

    ΔL65,30=(L30-L65)/L65×1000

    式中:

    ΔL65,85——相对湿度从65%~85%时长度的相对变化,单位为毫米每米(mm/m);

    ΔL65,30——相对湿度从65%~30%时长度的相对变化,单位为毫米每米(mm/m)。

    L85——在20℃,85%(相对湿度)时测量点之间长度,单位为毫米(mm);

    L65——在20℃,65%(相对湿度)时测量点之间长度,单位为毫米(mm);

    L30——在20℃,30%(相对湿度)时测量点之间长度,单位为毫米(mm)。

    5.2厚度变化

    每一试件3点厚度的变化,按式(25)和式(26)计算,其结果为3个测量点的平均值,精确至0.1%。

    Δt65,85=(t85-t65)/t65×100

    Δt65,30=(t30-t65)/t65×100

    式中:

    Δt65,85——相对湿度从65%~85%时厚度的相对变化,%;

    Δt65,30——相对湿度从65%~30%时厚度的相对变化,%;

    t85——在20℃,85%(相对湿度)时厚度,单位为毫米(mm);

    t65——在20℃,65%(相对湿度)时厚度,单位为毫米(mm);

    T30——在20℃,30%(相对湿度)时厚度,单位为毫米(mm)。

    5.3结果表示

    板长度变化值以同一组内全部试件的长度变化的平均值表示,精确至0.1 mm/m。板厚度变化值以同一组内全部试件的厚度变化的平均值表示,精确至0.1%。

    尺寸稳定性以板长度和厚度变化值表示。


    本文地址: /sybz/1698.html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