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贯入试验
本文引用GB/T 50123-201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中标准贯入试验
1一般规定
1.1土样应为原位的砂土、粉土和黏土。
1.2对于流塑状态的软黏土层,不宜进行标准贯入试验。
2仪器设备
2.1标准贯入器(图2.1)应由刃口形的贯入器靴、对开圆筒式贯入器身和贯入器头3部分组成。
图2.1标准贯入器结构图(单位:mm)
1—贯入器靴;2—贯入器身;3一贯入器头;4—钢球;5—排水孔;6—钻杆接头
2.2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Ø 标准贯入器:其机械要求和材料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仪器基本参数及通用技术条件》GB/T 15406和《土工试验仪器贯入仪》GB/T 12746的规定。具体规格应符合表2.2的要求;
表2.2贯入器规格
贯入器靴 | 长度(mm) | 50~76 |
刃口角度(°) | 18~20 | |
靴壁厚(mm) | 1.6 | |
贯人入器身 | 长度(mm) | >500 |
外径(mm) | 51±1 | |
内径(mm) | 35±1 | |
贯入器头 | 长度(mm) | 175 |
Ø 落锤(穿心锤):钢锤质量为63.5kg±0.5kg,应配有自动落锤装置,落距为76cm±2cm;
Ø 钻杆:直径42mm,抗拉强度应大于600MPa;轴线的直线度最大允许误差应为±0.1%;
Ø 锤垫:承受锤击钢垫,附导向杆,两者总质量宜不超过30kg。
3操作步骤
3.1标准贯入试验孔采用回转钻进,当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进行试验时,应使孔内水位略高于地下水位,以免出现涌砂和坍孔,必要时应下套管或用泥浆护壁,下套管时,套管不得进入钻孔底部的土层,以免使试验结果偏大。
3.2先用钻具钻至试验土层标高以上15cm处,清除残土,清孔时应避免试验土层受到扰动。
3.3贯入前应拧紧钻杆接头,将贯入器放入孔内,避免冲击孔底,注意保持贯入器、钻杆、导向杆连接后的垂直度,孔口宜加导向器,以保证穿心锤中心施力。在贯入器放入孔内后,测定其深度,残土厚度不应大于10cm。
3.4采用自动落锤法,锤击速率宜采用每分钟15击~30击,将贯入器打入土中15cm后,开始记录每打入10cm的锤击数,累计打入30cm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击数N,同时记录贯入深度与试验情况。若遇密实土层,当锤击数已达到50击,而贯入深度尚未达到30cm时,不应强行打入,记录50击的贯入深度,并按本标准式(4.1)换算成相当于30cm的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₃0。
3.5旋转钻杆,提出贯人器,取贯入器中的土样进行鉴别、描述、记录,并量测其长度。将需要保存的土样仔细包装、编号,以备试验之用。
3.6应按本标准第3.1条~第3.4条的规定进行下一深度的贯入试验,直到所需深度。
3.7试验时每隔1.0m~2.0m进行一次试验,对于土质不均匀的土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时,应增加试验点的密度。
4计算、制图和记录
4.1相应于贯入30cm的锤击数N₃应按下式换算:
N30=0.3N0/ΔS
式中:N30——贯入3 0cm相应的一阵击锤击数;
N0—所选取贯入的锤击数;
ΔS——对应锤击数为N₀的贯入深度(m)。
4.2以深度标高为纵坐标,击数为横坐标,绘制击数(N)和贯入深度标高(H)关系曲线。
4.3标准贯入试验的记录格式应符合本标准附录D表D.78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