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鬼谷子论坛资料库手机版 官方网站!

混凝土配合比模拟试验教学系统 :→ 学生注册  → 学生模拟软件客户端下载  |  → 教师登陆

欢迎来电咨询

400-860-9117

新闻中心

全国服务热线

400-860-9117

整站搜索

  •    

  • 技术过硬,据实报价

    沥青试验标准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试验标准>沥青试验标准

    T0627—2011 沥青弯曲蠕变试验(BBR试验)

    2025-09-15 16:01:22 已有 6 人浏览 作者:网站管理员

    T06272011  沥青弯曲蠕变试验(BBR试验)

     本文引用JTG 3410-2025《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T0627—2011 沥青弯曲蠕变试验(BBR试验)

    1目的与适用范围

    1.1本方法适用于0~-36℃温度条件下弯曲蠕变劲度为20MPa~1GPa沥青材料的弯曲蠕变性能测定,以评价沥青材料在低温条件下的蠕变性能。

    1.2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原样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老化后沥青或压力加热老化后沥青的低温蠕变劲度S、m值,用于沥青材料的低温性能检验和质量控制。

    1.3本方法适用于道路石油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或稀释沥青、乳化沥青的残留物。

    1.4根据本方法进行试验时,若试件的变形大于4mm或小于0.08mm,则试验结果无效。

    2仪具与材料

    2.gif

    TDLB-0627型沥青弯曲梁流变仪

    2.1弯曲梁流变仪:由加载系统(加载装置、加载轴、空气轴、荷载调零装置)、恒温浴、试件支架、数据采集记录系统及荷载、变形和温度传感器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T0627-1所示。

    image.png

    图T0627-1弯曲梁流变仪

    1-温度传感器;2-沥青试件;3-数据采集系统;4-位移传感器;5-加载轴;6-空气轴;7-荷载传感器;8-恒温浴;9-试件支架

    2.1.1加载系统:能施加35mN±5mN的接触荷载,试验过程中将试验荷载保持在980mN±50mN。技术要求如下:

    (1)加载系统要求:开始试验时系统在0.5s内将接触荷载从35mN±5mN增加到初始测试荷载980mN±50mN,在初始加载0.5~5s内应稳定在980mN±50mN内,在加载5s后应稳定在980mN±10mN内。

    (2)加载轴:带有半径为6.3mm±0.3mm球形接触点的加载轴,且与测力传感器和变形传感器相连。

    2.1.2恒温浴:在-36~0℃范围能将浴内各点温度保持在试验温度±0.1℃;当将试件放入恒温浴恒温时,允许温度波动±0.2℃。

    2.1.3试件支架:由不锈钢或其他防腐蚀金属制成的支架,带两个顶部接触半径为3.0mm±0.3mm的支撑条, 支撑条接触宽度为9.5mm±0.25mm, 两个支撑条间距为102.0mm±1.0mm。支架还应包括直径为2~4mm的垂直定位销,以便于试件与支架对中;定位销设置在每个试件支架的背面,距支架中心6.75mm±0.25mm。试件支架的结构及尺寸如图T0627-2所示。

    image.png

    图T06272试件支架(尺寸单位:mm)

    2.1.4数据采集记录系统:荷载最小分辨率2.5mN、位移最小分辨率为2.5μm、温度最小分辨率为0.1℃。当接触荷载转换到测试荷载信号被激活时,数据采集系统将及时感受该点,并记为加载零点。数据采集系统将记录在Os、0.5s、8.0s、15.0s、30.0s、60.0s、120.0s、180.0s和240.0s的荷载和变形值。每个时间点的记录值是该时间点±0.2s内至少5个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例如8.0s记录值是7.8s、7.9s、8.0s、8.1s和8.2s的5点测定值算术平均值。

    2.1.5荷载传感器:用来测量接触荷载和测试荷载,安装在恒温浴液面之上。最小量程应不小于2.00N,分辨力不小于2.5mN。

    2.1.6位移传感器:线性差动式位移传感器 (LVDT),量程不小于6mm分辨力不小于2.5μm,安装在加载轴上,并与加载轴处于同轴。

    2.1.7温度传感器:测量范围为0~-36℃,精度±0.1℃。安装时温度传感器的测头与试件中点距离不大于50mm。

    2.2试模:材料为铝板或不锈钢。模具内部尺寸为:长127mm±2.0mm、厚6.35mm±0.05mm、宽12.70mm±0.05mm。图T0627-3为铝制试模示意图。用千分尺测量两个端块的厚度,厚度差不大于0.05mm。

    注:端块的厚度直接影响试件的厚度,而弯曲蠕变劲度与试件厚度的三次方倒数成正比,因此控制端块的厚度对于确保试验精度非常关键。

    image.png

    图T0627-3铝制试模

    1-0形橡胶圈,φ18mm;2-塑料片,19.0mm×165.0mm;3-塑料片,12.7mm×178.0mm;4、5-端块,(6.35mm±0.05mm)×12.7mm×19.0mm;6、7侧块,6.35nm×(12.7mm±0.65mm)×165.0mm;8-底块,6.35mm×19.0mm×165.0mm

    2.3不锈钢梁:两个校正用不锈钢梁。厚梁:长127mm±5.0mm、宽12.7mm±0.25mm、厚6.4mm±0.1mm。薄梁:长127mm±5mm、宽12.7mm±0.1mm、厚1.3mm±0.3mm。测量厚、薄梁的厚度,精确至0.01mm,测量薄梁的宽度,精确至0.05mm。

    2.4标准砝码:荷载传感器校准时,需要1个或多个总质量为100.0g±0.2g的砝码,另外配2个质量2.0g±0.2g的小砝码。

    2.5高度量块:厚度准确测量到±5μm的阶梯式高度量块,用于校准和验证位移传感器。高度量块的结构及尺寸如图T0627-4所示。其中,A、B、C处为低凹,距离表面距离:A为1.00mm±0.001mm;B为3.00mm±0.001mm;C为6.00mm±0.001mm;D为孔,底孔直径4mm、深7mm;顶孔直径6mm、深0.8mm;E为凹口,2.4mm球头铣刀铣1.52mm深,三处与相应的顶面凹陷成直线。

    image.png

    图T0627-4高度量块(尺寸单位:mm)

    2.6标准温度计:测量标准温度计,量程满足测量要求,分度值为0.1℃的浸入式玻璃温度计或铂金或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查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标定标准温度计,量程满足测量要求,精度为±0.05℃。

    2.7塑料片:厚度为0.12mm±0.04mm洁净透明塑料片,用于试模内表面的衬里,塑料片不会因热沥青的作用而变形。

    2.8隔离剂:甘油滑石粉混合物(甘油滑石粉质量比(2:1)。涂抹在试模端块内表面进行端块与沥青的隔离,同时用于将塑料片粘贴到试模的底块和侧块内壁。

    2.9恒温浴液体:不被沥青吸附及不影响沥青性质的溶液。液体在试验温度下的密度应不超过1.05g/cm³合适的液体包括乙醇、甲醇、稳定的异丙醇或乙二醇-甲醇-水的混合液(例如:60%的乙二醇、15%的里醇、25%的水),也可使用其他试剂,但不得使用硅油或含有硅油的混合物。

    2.10冰箱或冰柜:能够低温控温到-5℃±7℃。 

    3试验仪器标定和检查

    3.1定期进行弯曲梁流变仪的标定,同时每次试验前应进行弯曲梁流变仪的检查。

    3.2温度传感器的检查和标定:每次试验前,用标准温度计检查温度传感器。将加载框放在恒温浴,将标准温度计放在恒温浴中并靠近温度传感器测温头,比较标准温度计测定值与温度传感器显示值。如果两者差值不满足±0.1℃,则应按照同样方法进行温度传感器标定,并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温度传感器的显示值修正。

    3.3空气轴承的检查:每次试验前,检查空气轴承是否自由运行、无摩擦。如果不满足要求,清洗加载轴,调整位移传感器间隙。如果仍然不能消除摩擦,试验仪停用维修。

    (1)将薄梁放在试件支架上,通过零荷载调节器施加35mN±10mN荷载,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观察LVDT变形值。轻轻抓住加载轴向上提,至LVDT变形约为5mm;当放下轴时,其将立即向下漂移与梁接触。

    (2)将薄梁从试件支架上移开。通过零荷载调节器调节加载轴,使之在垂直行程约中点处自由浮动,轻轻将约2g砝码等配重放在荷载架上,加载轴能够缓慢下降。

    3.4位移传感器的检查和标定:每次试验前,用高度量块检查位移传感器。将加载系统按在达到试验温度的恒温浴中,试件支架上不放置梁。在荷载架上放上高度量块。在荷载架上放上100g±0.2g砝码,测定3个高度时系统显示的LVDT测定的变形量。若两者差值大于±5μm,则位移传感器需要标定。标定时,应按照仪器说明书操作;采用高度量块进行标定,标定常数以μm/bit表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测试软件系统应能自动录入标定常数。前后2次的标定常数相差应不大于10%。否则,试验仪停用维修。

    3.5系统检查:每次试验前,将加载系统按在达到试验温度的恒温浴中,进行整个系统的操作检查。将薄梁放在试件支架上,施加50g±0.2g或100g±0.2g的荷载以保证梁与试件支架充分接触。再施加一个100g±0.2g~300g±0.2g的荷载。试验系统利用荷载变化和变形计算梁的模量,精确至三位有效数字。当模量测定值与标称值之差大于10%时,应咨询试验仪生产商。

    3.6荷载传感器的检查和标定:每次试验前,进行荷载传感器的检查。

    (1)接触荷载检查。将厚梁放在试件支架上,通过零荷载调节器施加20mN±10mN的荷载。在荷载架上放上2g±0.2g的砝码。数据采集系统显示荷载传感器测定的荷载增加值为20mN±5mN。再放上一个2g±0.2g的砝码,荷载传感器测定的荷载增加值为20mN±5mN。如果荷载增加值不符,则需要进行荷载传感器的标定。

    (2)测试荷载检查。将厚梁放在试件支架上,通过零荷载调节器施加20mN±10mN的荷载。在荷载架上放上100g±0.2g的砝码。数据采集系统显示荷载增加值为981mN±5mN。如果荷载增加值不符,则需要进行荷载传感器的标定。

    (3)荷载传感器标定时,应按照仪器操作说明书操作;按以上方法采用50g砝码进行标定,标定常数以mN/bit表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测试软件系统自动录入标定常数。前后2次的标定常数相差应不大于10%。

    3.7荷载轴前后对准的检查:当仪器安装或因搬运而受干扰可能影响荷载轴的对准时,应进行检查。切一条长约25mm且略窄于梁宽度的白纸条。用透明胶带将纸条粘在梁的中心。将加载框移出恒温浴,将梁放在试件支架上,并在白纸条上放置一小片复写纸。在空气轴承上施加空气压力,向下推动荷载轴,使复写纸在白纸上留下印记。移走梁,并用一对游标卡尺测量从印记中心到梁各端的距离。两个测量值之差应不大于1.0mm。否则,试验仪停用维修。

    3.8系统柔量的标定:每次标定荷载传感器后应进行系统柔量的标定。根据仪器说明书,用50g的砝码测定系统柔量。数据采集系统测定每次加载时位移传感器位置,计算单位荷载下挠度作为系统柔量。标定常数以μm/bit表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测试软件系统自动录入标定常数。前后2次的标定常数相差应不大于10%。否则,试验仪停用维修。

    4试验准备

    4.1试验仪准备

    (1)将试件支架、加载头、浴液中的颗粒等杂物清理干净。 

    (2) 选择试验温度并将浴液的温度调节到所选温度。 试验前将温度恒温到试验温度 ±0.1℃。

    (3)接通电源,打开加载和数据采集系统,按操作说明打开软件。在操作试验仪之前按操作说明预热数据采集系统和计算机。

    (4)按3进行试验仪检查。

    (5)试验前恒温浴应提前达到试验温度,恒温不少于20min。

    4.2试模的准备

    (1)将试模清理干净,在试模的底块、侧块内壁涂土一层薄薄的隔离剂。

    (2)将塑料片放在底块、侧块上,用手指挤压塑料片,靠摩擦力将塑料片压在金属表面上。

    (3)在两个端块内壁涂一层隔离剂。

    (4)按图T0627-5安装试模。用O形橡胶环将试模紧紧固定在一起。检查试模,用力将塑料片向金属表面压,以挤出气泡。

    image.png

    图T0627-5试件成型示意图(铝制试模)

    1-塑料片;2-0形橡胶圈;3-沥青试件;4-铝制试模

    (5)安装试模后,放在室温下等待浇注沥青试件。

    注:对于改性沥青或低标号沥青,宜将试模稍微加热,如40~50℃。

    4.3试样准备

    (1)按T0601要求取代表性沥青样品,按T0602要求进行沥青试样准备,立即进行沥青试件制备。

    (2)当采用短期老化试样进行性能试验时,按T0610要求进行旋转薄膜加热老化,将盛样瓶残留物刮入预热至约163℃的灌样容器内,然后搅拌均匀,立即准备沥青试件制备。

    注:对于黏度较高的改性沥青,如高弹改性沥青、橡胶沥青,可采用175℃代替163℃进行试验。

    (3)当采用长期老化试样进行性能试验时,按T0630要求进行压力加热试验。将去气泡后的沥青残留物缓慢搅拌后,立即准备沥青试件制备。

    4.4试件的制备

    (1)在室温下,将灌样容器高于试模表面20~100mm,从试模的一端向另一端单一路径一次性浇注沥青至略高出试模表面。

    (2)将注满沥青的试模在室温下冷却45~60min。冷却到室温后,用热刀修平高出试模顶端的沥青。

    4.5试件的存放和脱模

    (1)试验前将试模中的试件置于室温下,试件浇注完后应在4h内完成试验。注:试件在室温中随着时间产生分子组合而导致空间硬化,试件劲度具有时间依赖性。

    (2)在脱模前,将含试件的金属模放在冷却室或冰浴中适当冷却,保证试件在脱模时不变形,冷却温度宜为-5℃±7℃,冷却时间不超过5min。同时冷却温度不应低于试验温度+10℃也不应放入BBR恒温浴中冷却。

    注:低温冷却时间过长、温度过低,会导致试件硬化,影响测试结果。

    (3)当试模内试件已达到脱模条件时,立即拆掉金属模块将试件移出。为了避免试件变形,应将塑料片和侧模从试件上滑动脱模。当试件与塑料片有黏结时,可将试件连同塑料片放入BBR恒温浴中冷却不到5s拿出再脱模。

    注:在脱模过程中,应避免试件变形。变形的试件将会影响测得的劲度和m值。

    (4)当一个样品在多个温度条件下试验时,用于不同温度条件测试的试件浇注应相隔合理的时间,确保一个温度条件下一组试件有足够的试验时间。

    5试验步骤

    5.1根据沥青样品性能等级确定试验目标温度,也可根据需要确定试验目标温度。

    5.2试件脱模后,立即放入达到试验温度的恒温浴中,在托架中水平放置(图T0627-6),恒温60min±5min,保持恒温浴温度在试验温度±0.2℃内。

                                image.png                                     

      a)脱模前放置状态    

       image.png           

    b)脱模后放置和测试时状态

    图T0627-6   试件脱模前后的状态(尺寸单位:mm)

    5.3接触荷载和测试荷载的检查:每次试验之前,用厚梁检查接触荷载和测试荷载。将厚梁放在试件支架上,用零荷载调节器轻轻施加测试荷载980mN±50mN;将测试荷载调整为接触荷载,调整荷载调节器施加接触荷载35mN±10mN。按此要求进行测试荷载和接触荷载转换,一般转换四次,直至连续的接触荷载保持稳定,变化小于10mN; 同时观察荷载轴和荷载架是否有垂直运动, 转换荷载时荷载轴应保持与厚梁接触,且测试荷载维持在980mN±50mN、接触荷载维持在35mN±10mN。若发现荷载转换无法实现,应进行试验仪标定。

    5.4将试验荷载、试验温度、试件编号等有关信息输人测试软件中。

    5.5取一个试件,放在试件支架上,使其背面轻轻靠在定位销上。开始进行试验,试验过程中恒温浴的温度保持在试验温度±0.1℃。

    5.6手动操作调整加载系统使达到35mN±10mN的接触荷载,以保证试件和荷载头之间的接触。手动操作调整期间,施加荷载时间不能大于10s,且荷载不超过45mN。

    5.7在测试软件中启动自动测试,系统自动完成以下加载过程:

    (1)施加980mN±50mN的就位荷载,施加时间为1s±0.1s。

    (2)将荷载降至35mN±10mN,维持20s±0.1s。观察软件系统,接触荷载是否为35mN±10mN,否则应停止试验。

    (3)施加荷载980mN±50mN,维持时间为240s从0.5s起,以0.5s的时间间隔自动记录施加荷载及变形值。

    (4)卸去荷载并返回到35mN±10mN的接触荷载。

    5.8从试件支架上移走试件,取另一个试件进行试验。一个试验温度条件下应测试不少于3个试件。

    5.9根据本方法进行试验时,若试件的变形大于4mm或小于0.08mm时,试验结果无效。

    6数据处理

    6.1测试软件自动记录试验荷载、变形和时间,并绘制荷载-时间,变形-时间曲线,变形以mm为单位,荷载以mN为单位。

    6.2根据试件尺寸、测定的荷载和变形,按式 (T0627-1) 计算8.0s、15.0s、30.0s、60.0s、120.0s、180.0s和240.0s时间的弯曲蠕变劲度,精确至0.1。

    image.png

    式中:Sm(t)——t时间的弯曲蠕变劲度,MPa

    P——施加的荷载,N

    L——支撑间距,mm

    b——试件的宽度,mm

    h——试件的高度,mm

    δ(t)——t时间试件的跨中变形,mm

    t——时间,s。 

    6.3利用 6.2 计算的各时间弯曲蠕变劲度,按式 (T0627-2) 确定弯曲蠕变劲度-时间双对数方程式的回归系数。

    image.png

    式中:A、B、C——回归系数。

    6.4利用式 (T0627-2) 计算各时间的弯曲蠕变劲度,并与6.2确定值进行比较,两者相差若大于±2%,则该组数据无效。

    6.5利用 6.3 的回归系数,按式 (T0627-3) 计算m(t)值。

    image.png

    6.6计算 t=60s 时的弯曲蠕变劲度,精确至0.1MPa计算t=60s时的m(60)值,精确至0.01。

    6.7取三个试件的t=60s时弯曲蠕变劲度的算术平均值,记为S,精确至0.1MPa取三个试件的t=60s时m(60)值的算术平均值,记为m精确至0.01。

    6.8按式 (T0627-4) 计算ΔTC温度,精确至0.1。

    image.png

    式中:Tc,s—— S=300MPa时的温度,按式(T0627-5)计算,℃ 

      Tc,m—— m=0.3时的温度,按式(T0627-6)计算,℃。

    image.png

    式中:T1、T2——两个测试温度条件,℃

     S1 、S2 ——T1、T2两个测试温度时的弯曲蠕变劲度,MPa

     m1 、m2 ——T1、T2两个测试温度时的m值,无量纲。

    6.9按式 (T0627-7) 计算R指数,精确至0.1。

    image.png

    式中:R——流变指数。 

    7允许误差

    7.1重复性试验相对允许误差应不超过表T0627-1的要求。

    7.2再现性试验相对允许误差应不超过表T0627-1的要求。

    表T0627-1重复性和再现性相对允许误差

    image.png 

    8报告

    8.1试验项目名称和执行标准。

    8.2样品的编号、名称、产地和规格。

    8.3接样日期、样品描述。

    8.4试验日期,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及编号。

    8.5试件宽度、厚度、试验温度。

    8.6施加试验荷载的时间、试验过程中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

    8.7试验过程中记录的最大荷载、最小荷载。

    8.8对8.0s、15.0s、30.0s、60.0s、120.0s、180.0s和240.0s时间报告下列试验结果:

    (1)施加荷载的时间、试验荷载和各试件的变形值和弯曲蠕变劲度。

    (2)一个试件的弯曲蠕变劲度-时间双对数方程式回归系数A、B、C。

    8.9一个温度条件下的各试件60s的劲度和m值,及一组试件的60s的弯曲蠕变劲度

    S、m值,ΔTC温度和R指数试验结果。

    8.10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在我单位整理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部分错误,仅供参考,建议购买正版试验标准。

    本文地址: /list_63/1988.html
    关键词: T0627—2011 沥青弯曲蠕变试验(BBR试验),1目的与适用范围 1.1本方法适用于0~-36℃温度条件下弯曲蠕变劲度为20MPa~1GPa沥青材料的弯曲蠕变性能测定,以评价沥青材料在低温条件下的蠕变性能。 1.2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原样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老化后沥青或压力加热老化后沥青的低温蠕变劲度S、m值,用于沥青材料的低温性能检验和质量控制。